老人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很容易生褥疮。那么,当老人躺在床上生褥疮后该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翻身频率:定时为老人翻身是预防和治疗褥疮的关键。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有效减轻身体局部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翻身技巧: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损伤皮肤。可以使用软枕等物品辅助老人保持舒适的体位。
减压垫选择:选择合适的减压垫,如泡沫垫、气垫床等,能分散身体压力,减少褥疮的发生。减压垫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减压垫使用:正确使用减压垫,确保其发挥最大的减压效果。要定期检查减压垫的状况,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清洁频率:保持老人皮肤清洁干燥,每天至少擦拭1 - 2次。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刺激皮肤。
清洁部位:特别注意容易出汗和受压的部位,如背部、臀部、脚踝等。清洁后要及时擦干,防止潮湿。
蛋白质补充:为老人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褥疮愈合。
维生素补充:保证老人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维持皮肤的健康。
初期处理:如果褥疮处于初期,皮肤仅出现红斑,可以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中期处理:当褥疮发展到中期,出现水疱或浅溃疡时,要进行清创处理,然后使用抗菌敷料预防感染。
后期处理:对于严重的褥疮,可能需要进行负压引流、红外线治疗等物理治疗,同时配合使用生长因子凝胶等促进创面愈合。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褥疮部位的症状,如有无红肿、渗液、发热等,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使用抗生素:如果出现感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膏或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
舒适体位: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褥疮的位置,调整合适的体位,避免压迫褥疮部位。
动态调整:定期改变老人的体位,减少同一部位的受压时间。
被动运动:在老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如活动关节、按摩肌肉等,促进血液循环。
逐渐增加活动量:随着褥疮的愈合,逐渐增加老人的活动量,提高身体的机能。
关心陪伴:老人生褥疮后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要多关心陪伴老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鼓励积极面对:鼓励老人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的信心。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老人复诊,及时了解褥疮的愈合情况。
调整护理方案:根据复诊结果,调整护理方案,确保老人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褥疮是老人长期卧床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了解应对褥疮的方法,能有效帮助老人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