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人健康 老人保健

预防老年痴呆养成5个好习惯

发布者:宁莫小六 时间:2014-11-18 17:12

我国是阿尔茨海默病(也称老年痴呆症)大国。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去年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约4400万,我国以99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每7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痴呆,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相比于1990年我国仅有370万老痴患者,20多年间,患者几乎翻了3倍。更令人担心的是,痴呆还有了年轻化的趋势,一般公认的发病年龄已由原来公认的65岁提前到了55岁,整整早了10年。

痴呆的发病因素有很多,虽然每个人的基因、性别以及衰老是不可改变的,但通过控制后天因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痴呆的发病起到有效干预。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英国卡迪夫大学一项历时35年,涉及2500人的调查发现,保持以下五点良好的生活状态,如规律的锻炼、戒烟限酒以及合理的饮食等,就可以将老痴发病的几率推迟10年,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也会推后6年。

睡得要好,锻炼不能少

规律的睡眠不仅对机体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更可以有效保护大脑。研究显示,人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自动清除脑内的异常物质,如老年斑。大量的老年斑会破坏胆碱能神经元,导致记忆力下降及认知功能衰退。在良好的睡眠过程中,大脑可以有效地清除脑内的老年斑,保持大脑的健康。每天的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1点至早上7点,所以,不要熬夜,最好晚上9点后就关闭电子设备很重要,以免影响睡眠。

充足的运动量是另一大“法宝”,坚持每天进行30~4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改善大脑血流量,特别是有氧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代谢及功能。慢跑、快走等都是十分有益的,一般以微出汗且“每分钟心跳数=170-年龄”为最佳。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快步走是降低日后认知障碍症和帕金森病危险的一大关键。

吃得要合理,体重不超标

多项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是痴呆的风险因素,因而管理饮食,控制体重也是预防痴呆的重要手段。首先要保证三餐规律,早餐一定要吃;饮食在丰富的基础上,多摄入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制品、各种肉类以及禽蛋类;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其中富含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对大脑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核桃中含有有益大脑的脂肪酸,可以为脑神经补充营养,防止衰老。另外,黑巧克力也有补脑的作用。日本一项研究还发现,每天喝2~3杯绿茶,罹患认知障碍症的几率可减少一半左右。

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的人,脑子自然就转得快。切忌不要暴饮暴食,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将身体质量指数控制在18.5~24.9之内为佳。

戒烟少喝酒,先要护血管

吸烟和酗酒都对大脑有极大的损伤。吸烟会加速血管的老化,在血管中形成斑块,增加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风险,特别是脑卒中,如果其发生的部位恰好是大脑主管认知功能的区域,就会直接损伤胆碱能神经元,造成认知功能障碍。长时间过量饮酒会造成酒精中毒,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并且,长期酗酒会损害脑血管,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适度饮酒对人体有益,如红酒,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甚至保护血管的作用。但是切记不可过量,建议每天白酒不超过1两,葡萄酒不超过2两,啤酒不超过350毫升。

勤读书看报,来点“脑部运动”

诸多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不易得阿尔茨海默病。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发现,学门外语可将痴呆的发病时间平均推后4年,这是因为青年时候的学习和智力开发对大脑有着良好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如果老年也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可极大地保护认知功能。所以,多看书看报,每天努力记住一些新近发生的事情或学习到的新知识,让大脑始终都处于运动和学习的状态中。另外,还可以打打牌,玩玩字谜游戏,这些活动不仅需要良好的认知能力,更需要调动大脑中多个功能协同完成,这就让大脑能长期处在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中。

美国杜克大学神经生理学家卡兹及曼宁提倡大家每天多做“脑部有氧运动”,不管是吃饭、工作、购物、休闲等,都可以来点新变化,为自己创造一些全新的经历,引起知觉注意。比如早上可将时钟和台历倒置,增加观看难度,给大脑上紧“发条”;超市购物时,可先将要做的事情划分成几组,想想在蔬菜区、肉禽区等都需要什么;回家路上来段即兴驾驶,重新认识周围的环境;每隔一个月调整下家里的布置;尝试不用眼睛看,摸索着在抽屉中找钥匙等。

多听听音乐,常开怀大笑

听音乐也是改善脑力,预防痴呆的有效措施。音乐可以影响听觉,进而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保持大脑活力。不仅如此,听音乐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针对某些精神表现较突出的痴呆患者,如抑郁、易怒、情绪不稳定的患者,适当听听音乐可以缓和心境平稳情绪。如果有条件,可以跳跳舞,在跳舞的过程中,大脑不仅要接受音乐的刺激,还要根据节奏协调上肢动作和下肢舞步,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身各个器官协同工作,对预防痴呆大有好处。

需要提醒的是,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导致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也会诱发痴呆,美国芝加哥拉什阿尔茨海默病中心的科学家发现,抑郁患者罹患痴呆的风险更高。因此大脑也需要“排毒”,绝不能忽视对情绪的管理,因为长期的压力,会使脑部释出自由基及压力激素等有害脑细胞的物质。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事多和家人、朋友交流。研究发现,每天大笑1次具有抗击心理衰老的功效。哪怕回想大笑场面,也能使压力激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别降低39%和70%。

相关标签: 老年痴呆 习惯

相关阅读

  • 女人缺钙最明显的征兆 出现这些情况要补钙了
    女人缺钙最明显的征兆 出现这些情况要补钙了
    在女性的一生中,钙的流失和补充始终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从青春期的骨骼发育,到更年期的骨质变化,钙的平衡对女性的身体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女性身体缺钙时,会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信号”。这些信号就像是身体 ...
    09-12
  • 骨质疏松必吃三个水果 日常多吃有益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必吃三个水果 日常多吃有益骨骼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会逐渐变得脆弱,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会随之上升。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其实,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09-12
  •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补得快 营养搭配很重要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补得快 营养搭配很重要
    在老年人群体中,骨质疏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悄悄侵蚀着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当骨骼中的钙质不断流失,骨密度逐渐降低,就容易引发各种不适症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补充营养,是缓 ...
    09-12
  • 骨质疏松自愈的方法 坚持这些习惯或能改善
    骨质疏松自愈的方法 坚持这些习惯或能改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逐渐成为困扰众多人的健康问题。它不仅会引发疼痛,还可能导致身体畸形和骨折等严重后果。然而,并非只能依靠药物来应对骨质疏松。一些简单且易于坚持的习惯,或许就能帮助我们改善骨骼健康 ...
    09-12
  • 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这是骨质疏松的前期信号
    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这是骨质疏松的前期信号
    你是否有时会感到腰酸背痛,却以为只是劳累所致?其实,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骨量减少的信号。骨量减少这一概念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它真正代表的意义却鲜为人知。事实上,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前期阶段,若不 ...
    09-12
  • 骨密度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骨密度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骨密度的变化与我们的骨骼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来说,骨密度的降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骨密度针作为改善骨密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但随之而来的是 ...
    09-12
  • 怎么判断自己骨质疏松 身体变化和检查都要关注
    怎么判断自己骨质疏松 身体变化和检查都要关注
    你是否有时会感到腰酸背痛,或者发现自己身高变矮了呢?这些看似平常的身体变化,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发出的信号。骨质疏松在无声无息中侵蚀着我们的骨骼,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骨折等严重问题时才被发现就为 ...
    09-12
  • 骨质疏松一般三处痛 疼痛部位暗示骨骼问题
    骨质疏松一般三处痛 疼痛部位暗示骨骼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偶尔会感到身体某些部位莫名的疼痛?其实,这些疼痛很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引发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认识骨质疏松一般出现疼痛的三个部位,对于早期发现骨骼隐患、 ...
    09-12
  • 老年人缺什么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关键元素要补足
    老年人缺什么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关键元素要补足
    在老年人群体中,骨质疏松如同一个隐匿的“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骨骼健康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基础,而一些关键元素的缺乏,会使老年人的骨骼变得脆弱,增加骨折等风险。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 ...
    09-12
  • 骨质疏松症状表现有哪些 全面了解做好预防
    骨质疏松症状表现有哪些 全面了解做好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容易骨折,这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在作祟。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 ...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