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人健康 老人保健

老年人保健有五个怕

发布者:小婷呀 时间:2012-11-15 22:02

有人说,老年人就如一片夕阳,照样能发热发光。然而,要如此灿烂是有前提的,即尽可能规避风险,让身体和心理都保持在最佳状态。众多专家就此为老人们总结了5个必防的字,以作提醒。

摔:1/3老人都摔过

可能你正慢病缠身,或者你身体还算硬朗,但不论处于哪种情况,摔倒都是容易导致老人伤残的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65岁—80岁、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高达30%和50%左右,发生骨折几率很高。

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高芳堃教授说:“要规避这种风险,至少要从两方面着手。”其一是补充钙和胶原类物质以强健肌肉和骨质,预防骨质疏松。比如,在多喝牛奶之余,老人,特别是女性,可补充一些钙剂。

其二是注意老年人居室的布置和房间设施的安排,去除屋里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地面要防滑、通道要无障碍物,清除所有杂物。家具要固定妥当、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最好在浴室或通道处安装上适宜老人的扶手。家具的高度、床的高矮以及摆放的位置尽量方便适宜老人,诸如:桌子应比年轻人用的稍低些,以70—75厘米为宜;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盏灯;通向卫生间的过道装一盏夜灯;在床头准备一个手电,也有应急功能。此外,一双跟脚、防滑的软帮鞋是老人的最佳选择。

堵:肠胃怕堵,心更怕堵

交通堵了是闹心,人堵了,就是闹病了。对于老人来说,最不能堵的一是消化道,二是心。

在人体中,最易堵的无疑是消化道,高芳堃指出,对于消化功能已走下坡路的老人,黏、糯的食物是最大忌。老人多半牙不好、口又重,软、黏、甜的粽子、年糕、糯米团子就像是专门针对老人这些特点而设计的。然而,这些食物“入口容易消化难”,轻则胃不舒服,重则发生胃黏膜出血,甚至肠梗阻。尤其是晚饭,老年人最好别吃糯黏的食物,平时想吃时也要适可而止。当然,消化道通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要消除便秘,为此,老年人要做到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喝水,平时做做揉腹操,晚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再外出活动。

不仅身体通道会堵,心也会堵,老人堵了心,麻烦更大。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医师西英俊指出,不管是因为心情不快而大发脾气,还是暗自生闷气,都对身体无益。尤其是老人孤独、自卑等负面情感更多,因而身体受情绪所累的问题也更突出。

西英俊建议,为避免老人的不良情绪,子女要记得多嘘寒问暖,老人自己也要学会调节: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把怒火扼杀在摇篮里;有愤怒应及时适当表达,比如采用“幽默发脾气法”,学会自我调侃。平时多参加社区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也能防止坏心情找上门。

独:不独居、不孤独

年轻人通常会很享受独居一室的自在,老人却最怕独居一室的孤寂。这种没人说话,没人照顾,“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生活,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娟指出,老年人的孤独,源自他们各方面能力衰退后引发的不安全感。而要消减这一负面情绪,按照护航理论,他们应该获得3个圈子的支持,即子女家人、朋友街坊和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其他人。

一项关于国民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丧偶老人来说,家人的关怀是最主要的;而对于老夫妻俩来说,由于有了相互间最基本的家人关怀,朋友的支持才相对凸显出来。但无论如何,老朋友间的关心都无法取代家人。

因此,除了老人自己要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外,年轻人更要“常回家看看”。别忘了多聊两句,说说过去的事,让老人回忆起自己当年身强力壮、风华正茂的状态,这对于帮他们找回自信、激发乐观心态都非常有益。

另外,对于丧偶老人,最好不要让他们独居,如果不得已必须如此,也要提前给老人设置好联系家人、亲朋、近邻的电话快捷键,并请周围邻居或小区物业人员多加探望。当然,最要紧的,是自己尽可能多地回去。

漏:服药检查不能漏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在300万以上,其中,漏检查、漏服药、漏治疗是主因。

“很多人都觉得,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人应该忌生气、忌着急,以防血压升高,甚至因此导致猝死。其实,因此而发病的几率并不是特别高,即便发病,也是因为血压等指标本来就控制不到位。”马长生认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其实是求“稳”,即用药不能漏、监测不能漏、及时跟进病情调整治疗不能漏。只要保证了以上前提,即便偶尔发发脾气,着急一回也不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拖:小病一拖成大病

这在老年人身上比较普遍,比如小感冒拖成重肺炎就屡见不鲜。高芳堃说,老年人免疫能力低下、机体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也都比较差。因此一旦着凉感冒,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转为呼吸道感染,危及生命。更麻烦的是,老人在被病原体感染、发炎后,其临床体征通常表现不典型,多见精神倦怠,很难引起重视和注意,贻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此,高芳堃建议,老年人及其亲属应多了解一些老年病相关知识。如果老年人感觉浑身酸软、无力、精神倦怠等,要及时进行身体调理,如果是初发感冒,可以服用感冒冲剂、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清淡些。如果经过调理后,情况还没有改善,而且出现了咳嗽等症状,就要尽早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秋入冬和冬入春是老人最易患病的时节,应格外注意保健。”

除了上面重点提到的5个字外,老人还忌“猛”忌“急”。高芳堃指出,很多时候,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的老人,会因为急着起立,突然改变体位导致头晕而摔倒,因此,老人起身时要缓要慢,干活时用劲也不能过猛。

老年人这五怕不可轻视,做好防护工作有助于老年人的晚年得以安心地度过。

相关标签: 保健 养生常识

相关阅读

  • 女人缺钙最明显的征兆 出现这些情况要补钙了
    女人缺钙最明显的征兆 出现这些情况要补钙了
    在女性的一生中,钙的流失和补充始终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从青春期的骨骼发育,到更年期的骨质变化,钙的平衡对女性的身体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女性身体缺钙时,会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信号”。这些信号就像是身体 ...
    09-12
  • 骨质疏松必吃三个水果 日常多吃有益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必吃三个水果 日常多吃有益骨骼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会逐渐变得脆弱,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会随之上升。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其实,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
    09-12
  •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补得快 营养搭配很重要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补得快 营养搭配很重要
    在老年人群体中,骨质疏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杀手,悄悄侵蚀着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当骨骼中的钙质不断流失,骨密度逐渐降低,就容易引发各种不适症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来补充营养,是缓 ...
    09-12
  • 骨质疏松自愈的方法 坚持这些习惯或能改善
    骨质疏松自愈的方法 坚持这些习惯或能改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逐渐成为困扰众多人的健康问题。它不仅会引发疼痛,还可能导致身体畸形和骨折等严重后果。然而,并非只能依靠药物来应对骨质疏松。一些简单且易于坚持的习惯,或许就能帮助我们改善骨骼健康 ...
    09-12
  • 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这是骨质疏松的前期信号
    骨量减少是什么意思 这是骨质疏松的前期信号
    你是否有时会感到腰酸背痛,却以为只是劳累所致?其实,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骨量减少的信号。骨量减少这一概念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它真正代表的意义却鲜为人知。事实上,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的前期阶段,若不 ...
    09-12
  • 骨密度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骨密度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骨密度的变化与我们的骨骼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来说,骨密度的降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骨密度针作为改善骨密度的有效方法之一,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但随之而来的是 ...
    09-12
  • 怎么判断自己骨质疏松 身体变化和检查都要关注
    怎么判断自己骨质疏松 身体变化和检查都要关注
    你是否有时会感到腰酸背痛,或者发现自己身高变矮了呢?这些看似平常的身体变化,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发出的信号。骨质疏松在无声无息中侵蚀着我们的骨骼,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骨折等严重问题时才被发现就为 ...
    09-12
  • 骨质疏松一般三处痛 疼痛部位暗示骨骼问题
    骨质疏松一般三处痛 疼痛部位暗示骨骼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偶尔会感到身体某些部位莫名的疼痛?其实,这些疼痛很可能与骨质疏松有关。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引发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认识骨质疏松一般出现疼痛的三个部位,对于早期发现骨骼隐患、 ...
    09-12
  • 老年人缺什么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关键元素要补足
    老年人缺什么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关键元素要补足
    在老年人群体中,骨质疏松如同一个隐匿的“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骨骼健康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基础,而一些关键元素的缺乏,会使老年人的骨骼变得脆弱,增加骨折等风险。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 ...
    09-12
  • 骨质疏松症状表现有哪些 全面了解做好预防
    骨质疏松症状表现有哪些 全面了解做好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老年人弯腰驼背、容易骨折,这很可能是骨质疏松在作祟。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 ...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