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全球年发病率约为26万例,中国占全球病例的50%以上,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及代谢性疾病。
1. 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中国约84%肝癌患者存在HBV感染史,病毒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最终诱发癌变。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70%感染风险,抗病毒治疗能减少肝癌发生概率。
2. 肝硬化进展
酒精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重要诱因。长期酗酒者肝癌风险提升4-6倍,NAFLD患者伴随糖尿病时癌变风险增加3倍。戒酒联合水飞蓟素护肝治疗,配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可延缓病情。
3. 黄曲霉毒素暴露
霉变谷物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是明确致癌物,可使肝癌风险提高12倍。长江以南潮湿地区发病率显著增高。储存粮食时使用防霉剂,日常避免食用霉变花生、玉米是关键预防措施。
4. 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肝癌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2-3倍,肥胖人群肝细胞癌风险增加1.5倍。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通过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定期检测肝脏弹性值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肝癌筛查建议高危人群每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超声检查,早期发现后手术切除五年生存率可达60%。微波消融和靶向药物仑伐替尼为无法手术患者提供治疗选择,合理防治基础肝病仍是降低发病率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