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早期症状隐匿,中晚期表现逐渐明显,不同阶段症状差异显著。早期可能仅咳嗽、胸痛,中期出现痰血、气短,晚期伴随消瘦、骨痛等全身症状。及时识别症状变化对诊疗至关重要。
1. 早期症状
早期肺癌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约70%患者无明显不适。常见表现包括持续性干咳,尤其夜间加重;胸部隐痛或钝痛,深呼吸时明显;部分患者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这些症状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需警惕超过2周不愈的情况。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
2. 中期症状
肿瘤生长至3-5厘米时症状趋于典型。痰中带血丝是特征性表现,因肿瘤侵犯支气管黏膜血管所致;活动后气促因肺功能受损;约50%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提示纵隔淋巴结转移压迫喉返神经。部分患者有低热症状,源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这个阶段胸部CT可显示肺门增大、肺不张等典型征象。
3. 晚期症状
肿瘤扩散后引发全身多系统症状。消瘦因肿瘤消耗和进食困难;骨痛常见于脊柱、肋骨转移;头痛呕吐提示脑转移可能;肝转移导致黄疸、腹水。上腔静脉受压会出现颈面部水肿;交感神经受累引发Horner综合征(眼睑下垂、瞳孔缩小)。晚期患者往往伴随恶病质状态,需多学科综合治疗。
肺癌症状演变反映疾病进展程度。早期筛查对高风险人群至关重要,低剂量螺旋CT能发现85%的早期病变。确诊后治疗方案需根据分期制定,I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而IV期不足5%。出现持续咳嗽、痰血等症状应立即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吸烟者建议每年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