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感染或食物过敏是宝宝腹泻伴红疹的常见原因,需排查饮食、接触物及感染因素。主要涉及病毒性肠炎、过敏反应、细菌感染三类情况,轻度可调整饮食观察,持续症状需就医。
1. 病毒性肠炎
秋季高发的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除水样腹泻外,约30%患儿会出现病毒疹。典型表现为脐周红色斑丘疹,伴随发热、呕吐。确诊需粪便抗原检测,轻症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重症需静脉补液。母乳喂养可继续,奶粉宝宝可换无乳糖配方。
2. 食物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占婴幼儿过敏性腹泻的60%,皮疹多分布在面部、躯干,呈荨麻疹样。深度水解奶粉可替代普通配方奶,母亲饮食需回避牛奶、鸡蛋等8大过敏原。添加辅食的宝宝要停用新引入食物至少两周,逐步进行食物激发试验。
3. 细菌性感染
沙门氏菌或志贺菌感染时可能出现中毒性红斑,腹泻物可见黏液或血丝。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便培养可确诊。头孢克肟等三代头孢是常用治疗药物,同时需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护理时注意臀部清洁,使用氧化锌软膏预防尿布疹。
当腹泻超过8次/天、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皮疹扩散至全身时,必须急诊处理。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最常见病原,母乳喂养降低过敏风险,辅食添加遵循单一到多样原则。保持喂养器具消毒,接触宝宝前规范洗手能有效阻断病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