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早期症状可能包括食欲减退、乏力、腹胀、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肝病早期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皮肤改变、尿液异常、肝区不适。
1、消化道症状:
早期肝病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见到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进食后容易出现饱胀感。部分患者会伴随恶心呕吐,尤其在晨起时症状加重。这些症状与肝脏分泌胆汁功能下降、消化酶合成减少有关。
2、全身症状:
患者容易感到持续疲乏无力,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体力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就会气喘。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症状,体温多在37.5-38℃之间波动。这种乏力与肝脏能量代谢障碍、维生素储存减少相关。
3、皮肤改变:
典型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位出现黄染,医学上称为黄疸。皮肤可能出现蜘蛛痣,表现为中心红点周围辐射状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呈现异常红晕,称为肝掌。这些改变与肝脏对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有关。
4、尿液异常:
患者尿液颜色明显加深,呈现浓茶样改变。严重时可伴有粪便颜色变浅,呈现陶土样便。这种变化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胆汁排泄受阻。尿液检查可发现尿胆原水平升高。
5、肝区不适:
部分患者会感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在劳累后症状加重。体检可发现肝脏轻度肿大,伴有轻度压痛。这种不适与肝脏炎症导致包膜牵张有关。B超检查可能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
建议存在上述症状者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检测。日常生活中需严格禁酒,避免高脂饮食,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控制食盐摄入量。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肝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