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需遵循饮食管理、规律运动、药物依从性和血糖监测四个核心原则。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与医疗配合可有效稳定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

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搭配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增加非淀粉类蔬菜摄入量,分餐制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食品。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应对突发低血糖。

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胰岛素注射需掌握正确轮换注射部位技巧,注意药物保存条件。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及时反馈用药不良反应。
建立个性化监测频率,使用血糖仪记录空腹及餐后2小时数值。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捕捉隐匿性血糖波动。记录数据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特别注意黎明现象和苏木杰效应的识别。

糖尿病患者需长期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维持理想体重。定期进行眼底、肾功能等并发症筛查,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保持良好作息和稳定情绪,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出现异常血糖波动或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家属应参与患者的日常管理,共同营造低糖健康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