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科主要检查儿童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内分泌功能及相关疾病,涵盖身高体重评估、骨龄检测、激素水平测定等项目。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数据绘制生长曲线,对比标准值判断发育是否偏离正常轨迹。定期监测可早期发现生长迟缓或过度发育,如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3个百分位需警惕生长激素缺乏症。常用工具包括杠杆式身高体重计、软尺等,检查前应脱鞋摘帽保持直立姿势。
采用左手腕部X光片观察骨骨骺闭合程度,评估骨骼实际发育年龄。骨龄较实际年龄落后2年以上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有关,提前2年需排查性早熟。检测结果结合生长速度可预测成年身高,指导是否需要生长激素干预。
通过静脉采血检测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甲状腺激素等指标。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可诊断垂体性侏儒症,促性腺激素检测有助于鉴别真性性早熟。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剧烈运动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水平。
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格塞尔发育量表等工具评估语言、运动、社交能力。发现发育里程碑延迟时需排查脑瘫、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疾病,3岁前是早期干预黄金期。检查需家长配合记录儿童日常行为表现。
针对特殊面容、智力落后的儿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常见如特纳综合征、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串联质谱技术可检测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谢缺陷,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家族史综合判断。
建议家长每3-6个月记录儿童生长数据,发现生长速度年增幅不足5厘米或身高持续低于标准值时及时就诊。日常保证均衡饮食,每天摄入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及适量瘦肉,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确保每天1小时户外运动,夜间睡眠不少于8小时,避免接触含激素食品。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携带既往生长记录和家族身高资料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