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脑疫苗后发烧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适量补水、调整饮食、药物退热、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接种疫苗后发热通常由免疫反应、感染、过敏、疫苗成分刺激、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体温超过38.5度时可重复进行物理降温,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若出现寒战需停止擦拭并注意保暖。
发热会导致体液流失,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儿童可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家长需观察排尿量及尿液颜色,防止脱水。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泥等。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

体温持续超过38.5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用药间隔需严格遵循医嘱。
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伴随呕吐、皮疹、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儿科或急诊科。疫苗接种后严重过敏反应需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

接种疫苗后需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监测体温变化时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发热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证充足睡眠。如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可用干净毛巾冷敷处理。家长需记录发热起止时间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疫苗接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