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类,致病原因和治疗方法存在明显差异。细菌性咽炎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病毒性咽炎常伴随感冒症状,需通过咽拭子检测确诊。
1. 细菌性咽炎
致病菌90%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扁桃体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治疗需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疗程10天,头孢类如头孢克洛疗程5-7天,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配合含漱生理盐水、布洛芬止痛。
2. 病毒性咽炎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腺病毒。症状表现为咽痒、声嘶、流涕,发热多为低热。血象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治疗以对症为主,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咽痛可用西瓜霜含片,发热超过38.5℃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保持每天2000ml温水摄入,用罗汉果泡水润喉。
3. 鉴别诊断要点
细菌感染常见于5-15岁人群,春秋季高发,C反应蛋白>10mg/L提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多伴随结膜炎、腹泻等全身症状。快速抗原检测能在15分钟内明确链球菌感染,必要时需做咽拭子培养。
无论细菌或病毒性咽炎,持续发热超过3天、吞咽困难影响进食、出现皮疹或关节痛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戒烟戒酒有助于咽喉黏膜修复。正确区分病因能避免抗生素滥用,病毒性咽炎具有自限性,通常7-10天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