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听见自己说话的声音属于自声增强现象,常见于咽鼓管功能障碍、耳部感染或佩戴助听器不当。改善方法包括捏鼻鼓气训练、抗感染治疗及调整助听器参数。
1.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连通中耳与鼻咽部,负责调节耳压。当感冒、过敏或鼻窦炎发作时,黏膜肿胀会导致咽鼓管堵塞,声音经骨传导增强形成回声。每日三次捏住鼻子闭口鼓气,可促进咽鼓管开放。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能减轻黏膜水肿。
2. 中耳炎性病变
急性中耳炎时鼓室积液会放大自体声音感知。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出现鼓膜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
3. 助听器使用问题
开放式耳塞助听器易引发声反馈,表现为说话时高频啸叫。可更换为定制耳模,或通过编程降低增益。数字助听器需关闭指向性麦克风功能,骨导助听器用户应检查振动器贴合度。
4. 其他病理因素
耳硬化症患者镫骨固定会导致低频自听增强,需手术植入人工听骨。梅尼埃病发作期内淋巴积水也会产生回声效应,可服用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
持续两周以上的自声增强需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菌逆行感染,潜水或飞行时多做吞咽动作平衡耳压。高频耳鸣伴随自听回声可能是蜗后病变信号,需完善MRI排查听神经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