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检查项目主要有性激素六项检测、超声卵泡监测、甲状腺功能检查、抗苗勒管激素检测、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等。

性激素六项检测通常在月经周期第2-5天进行静脉采血,通过测定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催乳素水平,评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该检查可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异常。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超声卵泡监测通过阴道B超动态观察卵泡发育情况,从月经周期第8-10天开始,每2-3天重复检查直至排卵。可准确判断卵泡生长速度、成熟度及排卵时间,诊断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等排卵功能障碍。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无须特殊准备。
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干扰促性腺激素分泌,导致卵泡发育异常。该检查需空腹采血,若发现异常需进一步进行甲状腺超声或抗体检测。

抗苗勒管激素能客观反映卵巢储备功能,不受月经周期影响。水平过低提示卵巢早衰可能,过高则需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该检查通过静脉采血完成,可与性激素检测同步进行,帮助制定个体化促排卵方案。
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或超声造影,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通过造影剂显影判断输卵管是否存在阻塞、积水等病变,同时评估宫腔形态。检查前需排除生殖道炎症,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

建议存在排卵障碍的女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肥胖,BMI宜控制在18.5-23.9之间。可适当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等富含植物雌激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45分钟。检查前1个月需记录基础体温曲线和月经周期变化,就诊时携带完整病史资料供医生参考。若确诊排卵障碍,应在生殖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促排卵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