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健康
疾病
养生
母婴
饮食
中医
男性
女性
老人
两性
减肥
健身
心理
美容
整形
体检
搜索
健康资讯
健康头条
行业快讯
医改聚焦
医药界
辟谣专栏
疾病健康
健康头条
胃癌几乎都是吃出来的,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做胃镜
近日,“胃癌几乎都是吃出来的”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根据专业医生团队临床经验,胃癌是典型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许多年轻胃癌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爱好,那就是爱吃烧烤、麻辣烫。烧烤、油炸、高盐饮食 ...
2023-8-18 17:47
厦门某医院穿刺失误导致4岁女童去世,骨髓穿刺危害有多大?
4岁女童在厦门某医院治疗,因骨髓穿刺术失误致其命丧手术台,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该院过错系主要原因,其医疗过错在损害后果(死亡)中的原因大小(参与度)在56%~95%之间。骨髓穿刺危害有多大 ...
2023-8-18 17:47
9岁女孩被猫抓伤高烧14天,经医生诊断为猫爪病
西安一9岁女孩突然发高烧到40度,伴随寒颤四肢发凉,头痛精神差,遂来到西安市儿童医院。经检查确诊猫抓病,医生询问病史发现家里养猫,孩子以前被猫抓伤过,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恢复正常。医生表示,猫抓病是由汉氏巴 ...
2023-8-18 17:47
佛山等地流行新冠变异株EG.5,专家称普通人每年可能感染1-3次
8月16日,佛山市疾控中心发文称,对本土新冠病毒变异监测项目显示,EG.5变异株在佛山市流行毒株中逐渐占据优势。佛山疾控中心表示,总体来看,变异株EG.5造成的危害在可控的范围内,尚不需要担心EG.5可能带来的新一 ...
2023-8-17 17:11
医学专家提醒:每一次熬夜都在消耗甲状腺寿命
据报道,上网、追剧、打游戏……熬夜的理由千千万,但你的甲状腺可能真的“熬”不动了。甲状腺位于“喉结”下方2~3厘米处,形似蝴蝶,又像两个“盾甲”。虽然成人的甲状腺只有20~30克,却是最大的内分泌腺,把控着各 ...
2023-8-14 17:23
癌症在我国已经熬成慢性病,抗癌药做好打持久战准备
癌症在我国已经熬成慢性病!在科技医疗发达的今天,我们对抗癌症时只需要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最重要的还需要有经济做支撑,毕竟长期治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过去,很多人都是谈癌色变,但现在,癌症 ...
2023-8-14 17:21
男孩溺水昏迷护士跪地抢救20分钟 溺水抢救步骤怎么做
近日,在海南海口发生了一起感人至深的事件。一个年仅7岁的男孩在小区泳池不慎溺水,已经昏迷不醒,面色青紫。家住19楼的高媛听到了呼救声之后,毫不犹豫地冲下楼查看情况。当她赶到泳池时,她发现男孩的心跳已经停 ...
2023-8-13 22:36
植物人父亲用尽全力给儿子盖被子 感人至深一幕引网友共鸣
8月11日,河南开封,一段植物人父亲用尽全力为孩子盖被子的视频,感动无数网友。4年前,父亲为救陌生小孩从6米高的屋顶跌落摔伤致大部分脑死亡,现在意识慢慢恢复,不忘用全力能给儿子盖被子。妻子称,看到如今的样 ...
2023-8-13 22:23
小伙用七龙珠方式的记录妻子怀孕过程,自己也减重25斤
90后小伙用“七龙珠”方式记录妻子怀孕过程,自己也减重25斤。这位小伙的创意来自于动漫中的经典动漫作品——《七龙珠》。他巧妙地运用了“打气筒”和“七龙珠”的元素,将妻子怀孕的过程生动地呈现在视频中。他表示 ...
2023-8-13 22:03
新冠三阳患者开始陆续出现?目前国内流行株还是XBB系列变异株
近日,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三阳”了,有的表示自己“三阳”的症状比前两次轻,有的则表示“三阳”的症状比较严重。距离上一次新冠“二阳”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目前我国的新冠主要流行株是什么?感染新冠的概率 ...
2023-8-11 16:50
新冠变异株EG.5在美国流行 住院人数飙升
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8月9日表示,将新冠病毒变异株EG.5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株,呼吁各国继续展开监测。其中,美国媒体表示,新冠病毒变异株EG.5在美快速流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激增。变异株EG.5引发美国住院 ...
2023-8-11 16:49
肾病科医生提醒:高温天过度运动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在高温天气过度运动、不科学运动,一些人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长沙市中心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邓洪介绍,横纹肌溶解症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以及能量供应的获得性疾病。一些人长期不运动后,突然剧烈运 ...
2023-8-10 17:43
中疾控:7月中国内地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
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报告115例、北京报告81例、四川报告49例、浙江报告40例、湖南报告33例、江苏报告31例、上海报告25例、安徽报告19例、 ...
2023-8-9 17:43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策略
据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不是由酒精滥用和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因素所导致的脂肪肝,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脂肪集聚和堆积的肝脏病变。脂肪肝的病变过程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胰岛素抵抗、出现炎症甚至肝脏纤 ...
2023-8-9 17:39
自供电酶联微针贴片或可促进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
高血糖、细菌感染以及长期炎症等病理特征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伤口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此外,与其他伤口一样,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在愈合后往往伴随着瘢痕形成,这也是目前临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该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伤 ...
2023-8-9 17:39
未来热浪严重程度预测,蚊媒病毒传播可能会减弱
《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建模研究显示,能阻断登革热病毒等蚊媒病毒传播的沃尔巴克氏体细菌的wMel菌株,在到2030年代的预测热浪情景下可能依然有效。不过,其在更长期变暖情景下的效果还不确定。包括疟疾、登革热 ...
2023-8-8 17:07
肿瘤上测试新模型,AI可预测癌症原发灶位点
根据《自然·医学》杂志8月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使识别一些神秘癌症的原发灶位置变得更容易。研究人员利用近3万名22种已知癌症的患者数据来训练机 ...
2023-8-8 17:07
登革热进入高发季,登革热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福州疾控近日提醒,随着天气持续高热加上出入境频繁,今年我国南方城市登革热防控风险和压力较大。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不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登革热减少自己和蚊子 ...
2023-8-7 17:21
美国某癌症研究机构称,靶向化疗法可剿灭大多数实体肿瘤
美国一家癌症治疗和研究机构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8月2日发布公告称,该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能杀死所有实体恶性肿瘤的靶向化疗药物。研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细胞·化学生物学》期刊上,但有声音认 ...
2023-8-4 17:20
江苏男子吃烧烤后感染戊肝,医生提醒:爱撸串的人要警惕
南京市民任先生平时热爱撸串,尤其是烤腰子,鲜嫩多汁,让人欲罢不能。但是最近,任先生怀疑自己变成了“小黄人”:身体出现了低热,感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情况。来医院就诊后确诊为戊型肝炎。据介绍:戊型 ...
2023-8-4 17:19
1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42
/ 42 页
下一页
相关推荐
血液“干净”的人,一般有这6个特征,占得多易长寿
年纪轻轻高血压就找上门?提醒:多半与长期保持这4个坏习惯有关
老年痴呆的“元凶”被揪出,这6个坏习惯最伤脑,医生劝你趁早改掉
寿命长短,看排尿就知道?排尿时若发现5个变化,应尽早检查
肠道里长了息肉,上厕所时会有3个提示,别等到中晚期才发现
头部出现这4种迹象,十有八九肝已变硬!再不养肝就迟了
热门排行
1.
女人的bmi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2.
女博士疑因洁牙感染梅毒,洗牙、纹眉感染梅毒风险有多高?
3.
流感药玛巴洛沙韦药店比医院贵百元,多地监管介入
4.
新冠二阳患者症状或更轻微,可能自身已产生抗体
5.
专家详解:新冠二次感染概率是多少?复阳病情是否会更重?
6.
13岁男孩患怪病皮肤发黑浑身奇痒,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
7.
专家建议:新冠二阳患者不要带病上班,应居家休息
8.
各种呼吸道疾病“抱团流行” 叠加感染如何治疗?
9.
男生挤痘痘导致1小时血流不止,用了400张抽纸才止血
10.
网友因同食山楂和板栗患胃石 医生提醒:3种水果一定要熟透了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