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后体重增加可能与水分潴留、营养摄入过量、透析不充分、药物副作用、心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透析患者需严格监测体重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透析患者肾功能受损导致水分排泄障碍,两次透析间期过量饮水或高盐饮食易引发液体潴留。表现为下肢水肿、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每日称重控制液体摄入,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百分之五。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少口渴感。
部分患者透析后食欲改善但未调整饮食结构,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脂肪堆积。透析会消耗蛋白质,但过度补充可能转化为脂肪储存。应保持蛋白质每公斤体重每日1.2克左右的摄入量,优先选择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避免油炸食品和甜食。
透析时间不足或血流量不达标会导致代谢废物清除不完全,引发体内渗透压改变促进水分滞留。尿素清除率未达标时可能出现虚假体重增长。需定期评估KT/V值,调整透析处方,保证每周至少12小时的有效透析时间。

部分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水钠潴留,糖皮质激素会促进脂肪重新分布。胰岛素治疗可能因透析后进食增加导致脂肪合成加速。用药方案需由肾内科医师根据干体重变化动态调整,避免使用加重液体负荷的药物。
长期尿毒症可能导致心肌病变,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循环淤血。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等症状。需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必要时使用利尿剂或强心药物。控制透析脱水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脱水加重心脏负担。

透析患者应建立规范的体重监测记录,包括每日晨起空腹体重和透析前后体重。饮食上采用低盐优质蛋白原则,每日液体摄入量为前日尿量加500毫升。运动选择步行、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定期复查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时与透析团队沟通体重异常变化情况。若短期内体重增长超过干体重百分之十或出现明显水肿,需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