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通常与缺钾、缺硅、缺硼等营养元素有关,也可能由品种抗倒性差、种植密度过高、病虫害侵袭等因素导致。倒伏问题需结合土壤检测与田间管理综合判断。
钾元素能增强玉米茎秆机械强度,缺钾时植株细胞壁变薄,茎秆柔韧性下降。表现为下部叶片边缘焦枯,茎秆基部易折断。可通过增施草木灰或硫酸钾肥补充,同时避免过量使用氮肥。
硅元素在玉米表皮细胞沉积形成硅化层,显著提升抗倒伏能力。缺硅植株茎秆细弱,叶片下垂。水稻秸秆还田或施用硅钙肥可改善,尤其在沙质土壤中效果明显。
硼参与木质素合成,缺硼会导致维管束发育不良,茎秆空心化。典型症状为生长点坏死,节间缩短。叶面喷施硼砂溶液可快速补救,但需控制浓度避免药害。
部分玉米品种根系浅、株高过高、穗位偏高,先天抗倒性较差。宜选择矮秆、穗位低的杂交品种,如先玉335等。播种前需了解品种特性,避免盲目引种。
过度密植导致植株徒长,茎秆细弱;氮肥过量引发旺长;灌溉不当使根系浅扎。建议宽窄行种植,大喇叭口期控旺,中耕培土增强支撑。病虫害防治重点监控茎腐病、玉米螟。
预防玉米倒伏需实施综合管理策略。播种前深翻土壤并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生长期根据长势合理追肥,特别注意钾肥的补充。遇到强风雨天气可提前喷施抗倒伏调节剂。倒伏发生后,轻度倒伏植株可自然恢复,严重倒伏需人工扶起并培土固定。收获后分析倒伏原因,建立田间档案以便来年调整种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