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种植的株距一般为15-20厘米,行距为20-30厘米。具体间距需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栽培方式调整。
空心菜生长迅速且分枝性强,适当加大行距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露地栽培时,若土壤肥沃且采用扦插繁殖,株距可缩小至10厘米以增加产量;若采用直播方式或土壤贫瘠,则需适当扩大间距至25厘米,避免植株争夺。行距过小易导致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但超过35厘米可能浪费土地资源。夏季高温多雨地区建议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30厘米便于管理,窄行15厘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盆栽或阳台种植时,因空间有限可将株距缩减至8-10厘米,但需注意及时采收嫩梢并增施有机肥。水培空心菜可密植至株距5厘米,但需保证营养液循环通畅。对于茎秆粗壮的品种如白梗空心菜,应比细梗品种增加5厘米间距。连作地块因土壤残留病原菌,建议扩大行距25厘米以上降低病害传播风险。
种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采收2-3次后追施速效氮肥促进侧芽萌发。定期检查叶片背面预防蚜虫和斜纹夜蛾侵害,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合理密植配合科学管理可使空心菜亩产达到2000-3000公斤,实现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