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草莓的季节一般是3月到5月,具体时间受气候条件、种植方式、品种差异、地域分布、采摘管理等因素影响。
草莓属于喜凉怕热作物,适宜在15-25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春季气温回升后,草莓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北方地区春季回暖较晚,采摘期可能延后至4月中旬;南方温暖地区大棚种植的草莓,最早可在2月下旬成熟。
露天栽培的草莓完全依赖自然气候,集中在3-5月成熟。大棚种植通过调节温湿度可实现反季节生产,部分温室草莓在12月就能上市。立体无土栽培技术能进一步延长采收期,某些品种可实现周年供应。
早熟品种如红颜、章姬等在3月初即可采摘,中熟品种甜查理、法兰地等多在4月成熟,晚熟品种如白雪公主可持续到5月下旬。四季草莓品种在适宜环境下全年都能结果,但主要产量仍集中在春季。
我国草莓产区呈现明显纬度差异。辽宁、河北等北方产区集中在5-6月;江苏、浙江等中部产区在4-5月;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在1-3月就能采收。高海拔山区因气温较低,成熟期会比平原地区推迟。
专业草莓园会通过分批定植、控温补光等措施延长采收期。头茬果品质最佳,集中在3-4月;后期果实会逐渐变小。采摘时选择果面全红、萼片翻卷的果实,阴天或清晨采摘的草莓更耐储存。
草莓采摘后应尽快食用或冷藏保存,常温下容易变质。清洗时保留果蒂可减少营养流失,流水冲洗后浸泡淡盐水有助于去除表面残留。草莓富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但性凉不宜空腹大量食用,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制作成果酱或搭配酸奶食用。选择正规种植基地的草莓,避免农药残留风险,采摘时注意穿戴舒适衣物和防晒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