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不能生吃主要是因为可能携带寄生虫和致病菌,常见风险有猪带绦虫、旋毛虫、沙门氏菌等。生猪肉中的病原体可通过高温烹饪有效杀灭,建议彻底煮熟后食用。
猪肉在养殖、运输或加工过程中可能感染寄生虫卵或幼虫,猪带绦虫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寄生虫的囊尾蚴可寄生在猪肉肌肉中,生食后会在人体肠道发育为成虫,导致腹痛、消化不良甚至肠梗阻。旋毛虫幼虫同样通过生猪肉传播,侵入人体肌肉组织后引发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烹饪时中心温度达到71摄氏度以上可完全灭活这些寄生虫。
生猪肉还可能污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这些细菌在生猪屠宰后易附着于肉表面,即使冷冻处理也无法彻底杀灭。感染后数小时内会出现剧烈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对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风险更高。部分细菌产生的毒素耐高温,仅靠短暂焯烫难以消除危害。
日常处理猪肉时应使用专用砧板与刀具,避免交叉污染。购买时选择检疫合格的冷鲜肉,烹饪前充分冲洗并确保中心无粉红色。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幼儿或慢性病患者,建议将猪肉炖煮至软烂状态,既能保证安全也有助于营养吸收。若误食生猪肉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