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饮变质牛奶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严重时需就医。处理方式包括立即停止饮用、补充电解质,必要时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
1. 变质牛奶的危害
牛奶变质后滋生大量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产生毒素刺激消化道黏膜。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等有害物质,可能诱发过敏反应。乳糖发酵后酸度升高,直接损伤胃黏膜。
2. 常见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为腹部绞痛、水样腹泻,持续6-12小时。中度症状包括反复呕吐、低热(38℃以下)、脱水体征如口干尿少。重度感染会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提示细菌入血。
3. 紧急处理步骤
立即漱口清除口腔残留,饮用温盐水催吐。补充口服补液盐(每包兑500ml温水),每小时饮用200ml。可服用蒙脱石散(每次1袋,每日3次)吸附毒素,或诺氟沙星(成人每次0.3g)控制感染。
4. 需就医的情况
婴幼儿、孕妇或老人出现症状应立即就诊。持续腹泻超过24小时、呕吐物带血、体温超过38.5℃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大便培养,静脉注射环丙沙星等广谱抗生素。
5. 预防措施
冷藏牛奶需在4℃以下保存,开封后24小时内饮用完毕。加热至70℃以上可杀灭部分细菌,但无法消除已产生的毒素。购买时注意包装完整性,胀包、结块、酸臭味均为变质特征。
误食变质食品重在早期处理,轻微症状可通过家庭护理缓解。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持续高热提示严重感染,必须立即医疗干预。日常储存乳制品应严格遵守保质期,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