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牛乳未经杀菌处理可能引发健康风险,主要危害包括细菌感染、消化不适、营养失衡、过敏反应及潜在疾病传播。
生牛乳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等致病微生物,直接饮用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甚至败血症。处理方法为彻底煮沸15分钟以上,或选择巴氏杀菌乳制品替代。
乳糖不耐受人群饮用生牛乳会出现腹胀腹泻,因其含有未分解的乳糖蛋白。建议改用无乳糖牛奶或酸奶,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ml以内。
生牛乳中抗胰蛋白酶会阻碍蛋白质吸收,生物素结合蛋白影响维生素利用。可通过72℃以上加热破坏这些抗营养因子,同时搭配维生素B族补充剂。
β-乳球蛋白等致敏原在生乳中活性更强,易诱发湿疹或哮喘。过敏体质者应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发作期可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布鲁氏菌病和结核杆菌可能通过生乳传播,牧场工人需定期体检。普通消费者应查看检疫标识,出现持续发热需做血培养检测。
日常饮食建议选择超高温灭菌奶,搭配杏仁奶等植物蛋白饮品平衡营养。运动后补充乳清蛋白粉比直接饮用生乳更安全,储存鲜奶需保持4℃以下并24小时内饮用完毕。出现严重腹泻或皮疹应及时就医,儿童、孕妇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应完全避免生乳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