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婴幼儿喂养

婴儿的龋齿率已经达到70% 预防龋齿避免长时间使用奶瓶

发布者:逆风驴 时间:2021-11-30 14:22

长牙是婴儿期的重要事情之一,看到婴儿嘴里长着白色的乳牙,父母很高兴。这意味着婴儿有咀嚼食物的工具,可以自己用牙齿消化食物。不过,许多爸爸妈妈对于护理宝宝的牙齿总是会掉以轻心,以为宝宝只有几颗牙,没必要像大人那样每天早晚刷牙,清洁口腔。其实,婴儿的口腔和牙齿每天都接触不同的食物,口腔中残留着很多杂质,不小心的话,孩子幼儿期牙齿有可能变黑脱落。因此,爸爸妈妈更要小心护理宝宝的小乳牙。

从出生到5岁,婴儿的龋齿率达到70%,包括含着奶瓶睡觉等习惯容易诱发婴儿的奶瓶龋齿。

在医学上,宝宝龋齿又称奶瓶龋,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只不过很少引起父母的注意。奶瓶龋齿的发生与父母是否知道保护、清洁婴儿的牙齿有关。

要预防“奶瓶龋”,首先要避免宝宝长时间使用奶瓶,有些孩子过于依赖奶嘴,这不仅会影响孩子语言以及口腔发育,也可能导致奶瓶龋的不断恶化。当孩子们可以自己喝水时,父母可以开始训练他们的孩子使用杯子,停止他们对奶嘴的依恋。

其次,父母应该经常给他们的孩子漱口。例如,喝完牛奶后,他们可以给他们的孩子一些温暖的开水。即使婴儿喝完牛奶睡着了,他们也不妨把装有温暖开水的奶瓶塞进婴儿的嘴里,让他们喝两杯。

此外,家长要经常为孩子清洁奶垢,可以用用沾过清水的纱布或棉花棒细心为宝宝清理牙齿上的奶垢,保持宝宝口腔环境良好。

相关标签: 龋齿 婴儿

相关阅读

  •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控制哺乳时间、增加哺乳刺激、检查哺乳环境、排查健康问题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与生理性困倦、哺乳方式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母乳不足、新生儿黄疸等因素有关。1、调整哺乳姿 ...
  •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可能是喂养方式不当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更换奶嘴、少量多次喂养、检查口腔发育、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1、调整喂养姿势将婴儿头部抬高呈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使用前臂支 ...
  •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腹部按摩、改变喂养频率、保持环境安静等方式缓解。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吞咽空气、胃部受凉、喂养过快、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1、调整喂养姿势哺乳时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的 ...
  •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选择合适剂型、改善口感、营造进食环境、咨询医生等方式改善。婴儿抗拒补品可能与味觉敏感、喂养方式不当、补品剂型不适、进食环境嘈杂、潜在健康问题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 ...
  •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身体不适或饮食习惯改变有关。突然拒绝牛奶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厌奶期、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口腔问题、环境变化等因素。1、生理性厌奶期婴幼儿在4-6个月或1岁左右可能 ...
  •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不能吃鸡蛋清。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可能通过婴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肠壁进入血液,导致过敏反应。婴儿的消化系统在6个月前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肠道屏障功能较弱。鸡蛋清中含有卵白蛋白等成分,容易 ...
  •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添加辅食需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步过渡到混合食物,通常建议4-6月龄时引入。辅食添加顺序主要有强化铁米粉、根茎类蔬菜泥、水果泥、白肉泥、蛋黄等,每引入新食物需观察3-5天耐受情况。1、强化铁米粉首次添加建议选 ...
  •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可通过混合喂养、配方奶粉喂养、调整哺乳方式、增加吸吮刺激、母亲营养补充等方式喂养。母乳不足可能与乳腺发育不良、哺乳频率不足、母亲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疾病因素等有关。1、混合喂养在母乳不足时 ...
  •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吃蛋黄时建议从少量开始尝试,采用蒸煮或碾碎的方式更易消化。主要有初次添加少量、充分蒸煮软化、碾碎后混合、观察耐受反应、避免过量摄入等方式。一、初次添加少量首次给宝宝添加蛋黄应从四分之一颗开始,连续 ...
  •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可通过调整喂养习惯、营造适宜环境、排查身体不适、增加活动量、尝试替代食物等方式改善。不按时喝牛奶可能与喂养方式不当、环境干扰、胃肠不适、活动不足、食欲变化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习惯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