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婴幼儿喂养

父母要在爱与管教中平衡

发布者:一页小城 时间:2021-8-15 17:07

父母是权威还是朋友

-在爱与管教中均衡

父母的权威应该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在爱中尽快有效地引导孩子,在孩子独立的时候,适度撤退,减少控制,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减少权威,成为朋友。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权威与家长制家庭教育有一定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儒家文化中尊重的孝顺和长幼有序的观念,长期以来容易引起监护人绝对权威和孩子绝对服从的教育模式。朋友代表平等的地位和关系,包括西方文化中的自由、平等,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形成了传统家长制教育的挑战,在当今家庭教育中特别受到重视。但是,父母的权威与朋友的角色不对立。后者代替前者进入了另一个误解。因为父母也有责任管理孩子,让他们走当行的道路。孩子也要孝顺父母,服从家庭秩序。因此,父母是权威的还是朋友的问题需要明确父母的角色、孩子的角色和双向交流的关系。

父母的作用,在爱和管教中寻找平衡点

我们一般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无视型4种基本类型。前两种类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是高控制的教养方式。后两种类型的父母倾向于不提要求,但由于没有规范和监督力,在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很少为他人考虑,缺乏责任感,轻视权威。

在这里,权威型是民主最好的教育类型。这样的父母在行使权威时,向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要求遵守。给予孩子良好的行为支持和肯定,对不良行为表示不快。他们对孩子表达热情和爱意,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意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这种高度控制、情感接受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让孩子心情愉快,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女孩子独立自主性强,男孩子友善,合作性高。

相比之下,专制型父母在情感态度上更倾向于拒绝和忽视孩子,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守规则,但缺乏对规则的解释。孩子不按要求做,就强迫孩子做,惩罚孩子。因此,孩子容易胆小、畏缩、抑郁、焦虑。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容易出现敌对的反应。当男孩遇到挑战时会变得极其愤怒,而女孩依赖性强,面对挑战采取回避的态度。

可见,父母的权威与专制是不同的。权威的监护人在管教孩子的同时,尊重孩子,像朋友一样倾听和交流,建立信赖和理解的关系。

权威性的教育方式可以积极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但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往往对儿童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观念。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家长更强调严格的管教。但是,这种以教训为特征的教育方式并不像专业型的监护人那样向孩子表达敌视和拒绝。相反,这种控制和管制不仅意味着管理,还意味着对孩子的爱,严格的慈善。这种教养特点有利于家庭权威的形成,有利于儿童内化社会规范,发展以群体价值为主导的社会关系,但同样压抑儿童的独立意识,形成许多遵循行为。因此,家长需要了解自身在儿童教养方面的特点及其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适应性意义,在爱与管教中寻找平衡点。

孩子的特征会影响父母的角色

孩子的特征和父母的特征之间是双向的。儿童的气质特征、出生顺序、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都构成了每个儿童的独特性。相应地,这些特征和变化也会改变父母的角色。例如,有些孩子天生喜欢哭泣,活动水平高,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容易厌烦和责备,多采用简单直接的管教方法,对于父子关系紧张的容易交往的孩子,父母喜欢积极应对他们的要求,交往的数量和质量也很高。

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父母角色的变化

一个孩子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也会对父母的角色提出不同的要求。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怀,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扩大,父母的控制和约束也越来越多。2岁的孩子,一方面强的父母需要发展安心感和自信,另一方面,用跟进、哭泣等手段控制父母达到自己的愿望,挑战现有的规则和父母的权威。这一阶段,父母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威信,将问题带到儿童以后的发展阶段中。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反抗期出现时,才会发现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大量青少年关系问题与儿童母子关系的建立有关。

父母的作用就像支架。开始时是全面的支撑。当孩子会走路、会自己吃饭、能够独立学习和思考时,支架就可以随之逐步地移去。到青少年期,孩子趋于独立,支架的作用就比较小了,父母的强势地位就不明显了。因此,父母的权威应该建立在充分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在爱里及早有效地引导孩子,而在孩子能够独立时,就适度撤出,减少控制,发展孩子的自主性,淡化权威,成为朋友。

相关阅读

  •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控制哺乳时间、增加哺乳刺激、检查哺乳环境、排查健康问题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与生理性困倦、哺乳方式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母乳不足、新生儿黄疸等因素有关。1、调整哺乳姿 ...
  •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可能是喂养方式不当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更换奶嘴、少量多次喂养、检查口腔发育、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1、调整喂养姿势将婴儿头部抬高呈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使用前臂支 ...
  •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腹部按摩、改变喂养频率、保持环境安静等方式缓解。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吞咽空气、胃部受凉、喂养过快、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1、调整喂养姿势哺乳时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的 ...
  •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选择合适剂型、改善口感、营造进食环境、咨询医生等方式改善。婴儿抗拒补品可能与味觉敏感、喂养方式不当、补品剂型不适、进食环境嘈杂、潜在健康问题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 ...
  •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身体不适或饮食习惯改变有关。突然拒绝牛奶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厌奶期、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口腔问题、环境变化等因素。1、生理性厌奶期婴幼儿在4-6个月或1岁左右可能 ...
  •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不能吃鸡蛋清。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可能通过婴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肠壁进入血液,导致过敏反应。婴儿的消化系统在6个月前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肠道屏障功能较弱。鸡蛋清中含有卵白蛋白等成分,容易 ...
  •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添加辅食需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步过渡到混合食物,通常建议4-6月龄时引入。辅食添加顺序主要有强化铁米粉、根茎类蔬菜泥、水果泥、白肉泥、蛋黄等,每引入新食物需观察3-5天耐受情况。1、强化铁米粉首次添加建议选 ...
  •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可通过混合喂养、配方奶粉喂养、调整哺乳方式、增加吸吮刺激、母亲营养补充等方式喂养。母乳不足可能与乳腺发育不良、哺乳频率不足、母亲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疾病因素等有关。1、混合喂养在母乳不足时 ...
  •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吃蛋黄时建议从少量开始尝试,采用蒸煮或碾碎的方式更易消化。主要有初次添加少量、充分蒸煮软化、碾碎后混合、观察耐受反应、避免过量摄入等方式。一、初次添加少量首次给宝宝添加蛋黄应从四分之一颗开始,连续 ...
  •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可通过调整喂养习惯、营造适宜环境、排查身体不适、增加活动量、尝试替代食物等方式改善。不按时喝牛奶可能与喂养方式不当、环境干扰、胃肠不适、活动不足、食欲变化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习惯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