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婴幼儿喂养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发布者:踏云子 时间:2021-8-15 13:30

父母们,你们是孩子最先了解的人,是孩子生活中最早的照顾者,最早的权威,最早的玩伴,最早的男人和女人。你们为孩子树立了模仿的标准和榜样,影响了孩子对待权威的态度、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能力和孩子的性别认同。你们个性的一部分会成为孩子个性的一部分。的确,孩子的很多行为遗传给父母,不仅仅是父母说:他好像出生了。但是,孩子的很多行为也受到行为榜样的影响。贯穿本书,教你如何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教养榜样。

7.培养孩子的自信

有正常感受的孩子也会有正常的行为。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将告诉你如何帮助孩子喜欢她自己。成长中的孩子有正面的自我形象,容易受到管教。她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所以用有价值的方法做各种各样的行为。为了保持健康幸福的感觉,她会放弃一些打算做的错误行为。孩子真的犯傻的时候,她很快就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没有必要惩罚她。

但自我形象不好的孩子并非如此。孩子的感情不正常的话,他就没有正常的行为,父母不相信他,所以他也不能相信自己。恶劣行为的恶性循环开始了:孩子的恶劣行为越多,受到的惩罚就越多,这增强了他心中的愤怒,降低了他的自信,让他做了更多的恶劣行为。因此,我们的教育方法主要强调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内在的良好感觉。在孩子的一生中,他总是遇到能提高自己价值的人和事,也遇到削弱自己价值的人和事,我们把这两者分别称为建设者和破坏者。我们会帮助你为孩子创造条件,这样他就可以遇到更多的建筑商,而不会遇到破坏者。当然,我们也应该学会成为建筑商。

8.塑造孩子的行为

明智的家长就像一个园丁,他侍弄着花园中已有的花草,并且盘算着该增添些什么。他知道他无法控制庭院中现有的花草习性,无法控制开花时间、香味和颜色,但他可以在庭院中添加不足的颜色,使庭院更加美丽。有时花盛开,美丽,忘记杂草的存在,有时杂草复盖了花。园丁们给花草浇水,打桩扶花草,修剪枝叶使花开得更亮,去除杂草。

孩子天生就有一些行为特征,有的发扬光大,有的克服了,就看孩子如何教育成人了。另一些行为特征是通过灌输和积极鼓励培养的。所有这些行为特合成了一个整体,最终形成了孩子的个性。父母作为培养孩子的园丁,使用的园艺工具是我们称之为塑造工具的技术,是经过时间检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孩子的行为的方法,有助于修剪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行为,支持鼓励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好品行。

形成儿童行为的目的是逐渐向儿童灌输观念,让儿童认识到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有助于形成对良好行为的共鸣。孩子们据自己心中权威人物的反应学习行为,这些学习的行为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如果孩子做好行为后得到的回应是鼓励,他会受到鼓励,继续做好行为。孩子做好行为后的反应厌烦的话,好行为就会从孩子身上消失。尽管如此,如果孩子做了好的行为之后能够获得大量的关注,尤其是如果孩子只有做了这样的行为之后才能够获得权威人物给予的回应,那么不管这些关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好的行为都会继续在孩子身上。因此你必须细致地考虑孩子的哪些行为是你想要加强的,并且认真地筹划你该如何去加强这些行为。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塑造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一种“如果—那么”式的反应(如果比利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那么妈妈就应该说“不把房间弄干净,就不能到外面去玩。)最终,孩子们将这些额外的行为塑造成自己内在的意志,逐渐建立自己内心的如果-那么式的反应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的结果负责(如果我的房间乱七八糟的话,在房间里玩是不愉快的,所以最好把它弄干净。这样,他就学会了塑造自己的行为。

孩子就像一个小花园,在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应该根据他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形成工具。在后面的几页中,我们将告诉你一些培养孩子的小花园的技巧,帮助你大胆自信地塑造孩子的行为,使孩子的性格有利于他的成长。这样培养的孩子会成为非常可爱的人,给生活这个大庭院增添明亮的色彩。

9.培养谨慎的孩子

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孩子,既要有责任心,又要培养起良知,并且能够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和权利。有道德的孩子有内在的是非观念,与内在的精神健康感密切相关。他的内心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在我的行为正确时我感觉良好,在我的行为错误时我感觉糟糕。”一个婴儿能成长为一个有道德的孩子的根本原因(这是本书的一个主要着眼点),一方面在于对自己和他人的敏感,另一方面还在于预先判断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并且在采取行动之前对此加以考虑的能力。你能够帮助孩子发展起来的最有用的社会技能之一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权利和感觉的能力。从那些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身上,孩子们能够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产生优秀公民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培养敏感的孩子。

除了教育孩子对他人负责、对事物负责的行为外,还应该告诉他们对自己负责。给孩子最宝贵的生存手段是明智的选择能力。你应该在孩子的心里建立这样的安全体系,不断提醒他。通过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就能够学会在面临重大的后果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对你的希望是:培养谨慎的孩子。

10.对话和倾听

贯穿本书的每一章,我们将向你讲述与孩子交流的方法,以免她成为父母的聋子。孩子们心中最好的权威人物擅长和孩子们交流。你经常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法和孩子讲道理,会影响孩子是服从你还是违反你(参考177~179页的教养对话)。明智的教养者们知道如何让封闭心灵的孩子敞开心扉,遵循金科玉律:希望孩子以尊敬的态度和你说话,首先要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孩子。

除了学习如何和孩子说话外,学习如何倾听孩子也很重要。得到孩子(或成年人)好感的最好方法是让她知道你重视她的意见。对于你的孩子,你处于监管、控制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怠慢她。在第8章中我们会告诉你如何帮助孩子辨别并且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旦她能够驾御自己的情感,她就很可能会逐渐地理解、体贴别人的情感。

上述教育要点相互依赖。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间缺乏亲密的关系,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么你就难以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物,难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也不可能成为孩子的行为塑造者和受孩子尊敬的导师。你可能知道一些关于行为形成的心理原理,但是只要你不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那些形成行为的方法就不起作用。而且,如果不能让孩子知道她想服从你的管教,即使和孩子关系亲密,也不能保证孩子有良好的教养。这十个相互关联的教育组件构成了本书提倡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你应该将这十个组件综合起来应用,这样你就会有一个详细的蓝图,这样你就可以根据它来培养现在能给你带来快乐和未来骄傲的孩子。

相关阅读

  •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控制哺乳时间、增加哺乳刺激、检查哺乳环境、排查健康问题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与生理性困倦、哺乳方式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母乳不足、新生儿黄疸等因素有关。1、调整哺乳姿 ...
  •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可能是喂养方式不当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更换奶嘴、少量多次喂养、检查口腔发育、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1、调整喂养姿势将婴儿头部抬高呈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使用前臂支 ...
  •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腹部按摩、改变喂养频率、保持环境安静等方式缓解。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吞咽空气、胃部受凉、喂养过快、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1、调整喂养姿势哺乳时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的 ...
  •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选择合适剂型、改善口感、营造进食环境、咨询医生等方式改善。婴儿抗拒补品可能与味觉敏感、喂养方式不当、补品剂型不适、进食环境嘈杂、潜在健康问题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 ...
  •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身体不适或饮食习惯改变有关。突然拒绝牛奶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厌奶期、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口腔问题、环境变化等因素。1、生理性厌奶期婴幼儿在4-6个月或1岁左右可能 ...
  •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不能吃鸡蛋清。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可能通过婴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肠壁进入血液,导致过敏反应。婴儿的消化系统在6个月前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肠道屏障功能较弱。鸡蛋清中含有卵白蛋白等成分,容易 ...
  •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添加辅食需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步过渡到混合食物,通常建议4-6月龄时引入。辅食添加顺序主要有强化铁米粉、根茎类蔬菜泥、水果泥、白肉泥、蛋黄等,每引入新食物需观察3-5天耐受情况。1、强化铁米粉首次添加建议选 ...
  •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可通过混合喂养、配方奶粉喂养、调整哺乳方式、增加吸吮刺激、母亲营养补充等方式喂养。母乳不足可能与乳腺发育不良、哺乳频率不足、母亲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疾病因素等有关。1、混合喂养在母乳不足时 ...
  •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吃蛋黄时建议从少量开始尝试,采用蒸煮或碾碎的方式更易消化。主要有初次添加少量、充分蒸煮软化、碾碎后混合、观察耐受反应、避免过量摄入等方式。一、初次添加少量首次给宝宝添加蛋黄应从四分之一颗开始,连续 ...
  •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可通过调整喂养习惯、营造适宜环境、排查身体不适、增加活动量、尝试替代食物等方式改善。不按时喝牛奶可能与喂养方式不当、环境干扰、胃肠不适、活动不足、食欲变化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习惯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