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母婴育儿 育儿指南 婴幼儿喂养

立冬时节养生总动员:饮食养生应温补

发布者:甜甜圈飞来 时间:2021-8-15 11:38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节气立冬。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北京人这两天气温下降,感到寒冷。从这个季节开始自然界阴盛阳衰退,人体阳气也容易受损。

中医认为冬天阴气旺盛,是万物收藏的季节。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中医主张冬季养生应避寒,保护阳光,使阴阳相对平衡。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低温环境容易诱发人的冠心病、高血压、慢阻肺病、关节炎的发作。一年中,寒冷的冬天是人死亡的最高峰。因此,冬季养生也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作和恶化,必须从饮食起居、身体精神全面开始。

饮食养生应温暖补充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冬日进补是我国几千年来用以防病强身的传统。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体内,滋养五脏。

中医认为,冬对应人体的肾,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咸进入肾,咸有补阴血等作用。

根据秋冬养阴、冬肾的原则,冬天可以适量吃海带、紫菜、水母等咸食品。另外,为了防止羊肉、狗肉等寒冷,必须多吃桂圆、胡桃、核桃、栗子、枣、山药、木耳等温暖的阳光。当然,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大豆、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冬天不要吃螃蟹、虾、西瓜、葡萄等冷食。医生配方

冬季食疗因人而异

食疗因人体体质而异。脾虚、气虚的人,无力、气短、厌食、腹胀、大便稀薄、怕冷,可以选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糯米、大枣、扁豆、山药、胡萝卜、栗子等。

有些人立冬后四肢冷,怕冷,早就穿毛衣和秋裤。中医认为这大多是阳虚体质,阳气不到四末(四肢)。饮食可以选择羊肉、鸡肉、狗肉、胡桃肉、枣、桂圆等。

起居养生重防“寒”

早睡晚起上班族别熬夜

入冬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人在寒冷的冬天早睡晚起。早睡能养人体阳气,保持温暖的身体。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但上班族“晚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

室温必须保持一定的开窗通风。室温过低,人感到寒冷,容易伤害人体元阳。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容易感冒,感冒。室温最好保持在18~22度之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关门窗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医生处方

冬季防寒-从背部、脚部开始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部太阳膀胱循环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人一旦受寒,就会损害人体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和患有胃肠溃疡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为重要。

背部保暖方法:穿贴身棉(羽绒)背心即可。

民间有寒从脚下开始的说法。因为脚是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人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

足部保暖方法:一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活动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温度以50至60摄氏度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精神养生宜平和

在冬季,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做好准备。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藏”的意思就是说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操作方法一是能够控制不良情绪。人们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他们应该学会调整和控制他们的情绪。如果他们在事件发生时生气,他们不会感到羞辱。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感情,用适当的方法发表,保持心情平静。

二是多晒太阳。冬天黑得快,光照时间短,也是容易产生抑郁感的原因之一。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运动养生保温

冬季锻炼至关重要。但冬季寒冷,人的四肢僵硬,锻炼前热身活动很重要。例如,伸展身体、慢跑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应在身体出汗后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

服装应根据天气情况,以保温防感冒为主。运动后应及时穿上衣服,以免感冒。

医生处方

运动应根据体质年龄决定项目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禁止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免早晚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

相关标签: 养生 饮食养生

相关阅读

  •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怎么办
    宝宝一吃奶就睡觉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控制哺乳时间、增加哺乳刺激、检查哺乳环境、排查健康问题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与生理性困倦、哺乳方式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母乳不足、新生儿黄疸等因素有关。1、调整哺乳姿 ...
  •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怎么办
    婴儿喝牛奶慢慢吞下去可能是喂养方式不当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更换奶嘴、少量多次喂养、检查口腔发育、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1、调整喂养姿势将婴儿头部抬高呈45度角,避免平躺喂奶。使用前臂支 ...
  •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老打嗝怎么处理
    哺乳期宝宝打嗝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腹部按摩、改变喂养频率、保持环境安静等方式缓解。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吞咽空气、胃部受凉、喂养过快、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1、调整喂养姿势哺乳时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的 ...
  •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怎么办
    婴儿不喜欢吃补品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选择合适剂型、改善口感、营造进食环境、咨询医生等方式改善。婴儿抗拒补品可能与味觉敏感、喂养方式不当、补品剂型不适、进食环境嘈杂、潜在健康问题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 ...
  •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是正常的吗
    孩子突然不喝牛奶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与身体不适或饮食习惯改变有关。突然拒绝牛奶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厌奶期、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口腔问题、环境变化等因素。1、生理性厌奶期婴幼儿在4-6个月或1岁左右可能 ...
  •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能吃鸡蛋清吗
    半岁前的婴儿不能吃鸡蛋清。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可能通过婴儿尚未发育完全的肠壁进入血液,导致过敏反应。婴儿的消化系统在6个月前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肠道屏障功能较弱。鸡蛋清中含有卵白蛋白等成分,容易 ...
  •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是怎么添加辅食的
    婴儿添加辅食需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步过渡到混合食物,通常建议4-6月龄时引入。辅食添加顺序主要有强化铁米粉、根茎类蔬菜泥、水果泥、白肉泥、蛋黄等,每引入新食物需观察3-5天耐受情况。1、强化铁米粉首次添加建议选 ...
  •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怎么喂养
    母乳不足可通过混合喂养、配方奶粉喂养、调整哺乳方式、增加吸吮刺激、母亲营养补充等方式喂养。母乳不足可能与乳腺发育不良、哺乳频率不足、母亲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疾病因素等有关。1、混合喂养在母乳不足时 ...
  •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怎么吃蛋黄容易消化
    宝宝吃蛋黄时建议从少量开始尝试,采用蒸煮或碾碎的方式更易消化。主要有初次添加少量、充分蒸煮软化、碾碎后混合、观察耐受反应、避免过量摄入等方式。一、初次添加少量首次给宝宝添加蛋黄应从四分之一颗开始,连续 ...
  •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怎么办
    宝宝不按时喝牛奶可通过调整喂养习惯、营造适宜环境、排查身体不适、增加活动量、尝试替代食物等方式改善。不按时喝牛奶可能与喂养方式不当、环境干扰、胃肠不适、活动不足、食欲变化等因素有关。1、调整喂养习惯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