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可通过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和运动干预等方式控制。小儿糖尿病通常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或环境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患儿因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会出现频繁口渴和排尿增多,每日饮水量可能超过同龄儿童数倍。家长需监测患儿24小时出入量,避免脱水。若伴随尿液有甜味或泡沫增多,需警惕酮症酸中毒风险。
尽管进食量明显增加,但患儿体重可能持续下降。这与胰岛素缺乏导致葡萄糖利用障碍有关。建议家长采用分餐制,每日5-6餐,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
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供能时,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体重锐减。患儿可能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嗜睡等症状。需定期检测身高体重曲线,必要时配合营养师制定高蛋白饮食方案。

当血糖超过16.7mmol/L时可能出现呼吸深快、腹痛、呕吐等危急症状。需立即检测血酮体,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赖脯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高血糖环境易引发念珠菌感染,表现为会阴部红斑或口腔白膜。可外用克霉唑乳膏治疗,严重时口服氟康唑颗粒。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患儿每日应保证6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饮食需严格计算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使用食物秤精确称量。建议家长学习血糖仪和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建立血糖监测记录表,每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