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两性健康 男性疾病

四季养生必知的“八字要诀”,绝对精辟!

发布者:碧飞云天 时间:2019-2-8 15:29

小编导读:

《黄帝内经》中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人体养生的规律与大自然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不断变换,人们的身体状况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所以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同样要学会顺应自然,顺应四时。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四季养生中要遵循的“春发”“夏清”“秋润”“冬暖”这八字要诀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四季养生或称四时养生,是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现,也是重要的养生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自然界有四时气候变化,即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

人体则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相应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养生法。

一、春季养生术

春季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相当于每年阳历的2、3、4月。此时大地回苏,阳气升发,万物复生,欣欣向荣,充满活力。人体则阳气生长,肝胆旺盛畅达。

情志应随生发之机而生,神情向上,调动积极性,在神态上要保持奋发进取的生发之气,应当开怀舒畅,切勿忧郁怒责。

作息应晚睡早起。起床后宜披头散发,衣服宽松,舒展形体散步,春光明媚是锻炼运动的好时机,但不应急忙做剧烈运动,还应躲避风寒,因为还有倒春寒的侵袭,老年人不可闭门孤居,要登高望远,郊游赏花,垂钓养花,沐浴阳光,激发生机。

衣着应上薄下厚,注意下肢保暖,保养阳气的升发之源。立春之后,天气冷暖多变,衣着添减尤宜谨慎,不能见暖便脱,要渐减渐增,俗话说得好:“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藏。”

饮食应多吃辛温升散之品,以助阳祛寒,如麦子、大枣、豆豉、葱、花生、香菜,不宜生冷、酸、黏之物。

药物应宣畅调肝,如青皮、柴胡等,如服中成药,可选逍遥丸。

二、夏季养生术

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季节,相当于每年阳历的5、6、7月。此时炎暑酷热、暑湿交蒸,万物竞长,生机茂盛。人体则心火旺盛,脾胃较弱。

情志应顺势向上向外,精力充沛,但要严守一个“静”字。静神则可宁心,静性可胜燥热。要清静快乐,正如俗话所说“心静自然凉”。切勿着急恼怒,免助暑热之邪。

作息应晚睡早起。起床后要多活动,使体内阳气及时向外疏泄。但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度出汗,防止中暑而且要防止汗出当风、感冒暑气,活动后多饮矿泉水,不能马上贪进冷饮。也不要因汗冷浴,可以洗温水澡,每天1~2次为宜。起居切忌贪凉、露卧或睡着后用空调、风扇吹凉。

衣着应单棉衣护身,要护心胸、腰腹,不能赤膊。衣服要勤换,尤其不能湿衣裹身,堵塞汗孔。

饮食应多食消暑清凉之品,如西瓜、冬瓜、苦瓜、绿豆、小豆、乌梅等,不宜过分食用冰镇和肥甘厚味。

药物应以补气养阴清暑之品为主,夏季炎热,人体气阴消耗较多,药王孙思邈和名医李东垣都主张以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煎汤代饮。目前,人参易党参已有成品生脉散,可以择用。另外,鲜薄荷、鲜荷叶、六一散(滑石、甘草6∶1)均可煎汤代饮。

三、秋季养生术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季节,相当于每年阳历的8、9、10月。此时气候干燥,开始转凉,风急气爽,万物收养。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津少血燥,肺气转旺,表阳内收,气机肃降。

情志应收敛神情,切勿悲忧,无欲无张,不使神思外弛,保持心态安逸宁静,老人不能触景生情,年轻人应注意敬老爱老的美德,保持平静向内的心态,不急不躁,使阳气内收,缓和肃杀之气对人体的损害。

作息应早卧早起。早卧以敛阴,早起以补阳。修炼以静功为主,肝开窍于目,熨目,叩齿嗽津,太极拳最适宜。

居室要有一定的湿度,可以熏蒸陈醋保湿,又能预防感冒。活动不能过度,避免汗液外泄太多,并要及时补充水分。

衣着应随时增减衣被,不能拘泥于“秋冻”,特别要强调暖足防寒,以免影响收养之道。

饮食应滋润生津之品,如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梨、菠萝、酸味果蔬、乳制品,不宜辛散生冷之物。

药物应以润肺生津之品为主,可以多服“养阴清肺膏”。老年人秋季常常引发咳嗽宿痰,可以服一些“痰咳净”,痰祛常咳止。芦根煎水代饮,也是秋季生津的好饮料。

四、冬季养生术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季节,相当于每年阳历的11、12、1月。此时天寒地冻,草木凋零,万物伏藏。人体则阳气潜伏,腠理紧闭,保护体内元阳的生机,肾脏旺盛,发挥其封藏的职责。

情志应伏藏于内,切勿显露于外,要思虑深藏,安静自如,以保护体内的阳气。

作息应早卧晚起。日入而睡,日出而起,不能清晨出而深夜归,以避寒就温。睡眠不可被覆其头,睡床不可太热,被褥不可太厚,要随时热减冷加,以防热迫汗出,有损阳气。沐浴不宜过多,一周1次为宜,浴中不可大汗出,为防止浴后感寒,可饮一两盏酒保暖。临睡前可用温水泡足,可以活血通络,安神宁志而促进睡眠。冬炼应以室内为主,天气晴朗也可适量户外活动,特别是避免寒侵和过多泄汗,损伤阳气。

衣着应适宜,不能骤寒骤热,不能过厚,使机体能经常接收冷刺激,以增强对外界寒冷的适应力。应当“温足冻脑”,下肢保暖是保存阳气的关键,脑部发热是致病的根源,但“冻脑”不能挨冻,风大天寒,出门还宜戴帽。

饮食应以温养保阴之品为主,如谷类、黄米、羊肉、木耳,不宜咸食。酒性温热,扶助阳气,流通血脉,冬季少饮可以御寒。冬季虽可热食,但过热或辛燥炙煿反伤肠胃,耗损阴液,助长火炽。

药物应以温阳补肾之品为宜。冬令进补是最佳季节。可选择各种药酒也可自配,如用西洋参100g,枸杞子60g,

生杜仲60g,狗脊60g,肉苁蓉60g,冬虫夏草5g,补骨脂60g,怀牛膝60g,泡黄酒或白酒3斤,2周后每晚服半两至一两,有壮肾强骨功效。也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或自制“当归羊肉汤”:羊肉或狗肉1斤,当归100g浓煎取汁,炖肉至烂,分次服食。

相关标签: 壮阳补肾

相关阅读

  • 30岁为什么胡子黄了
    30岁为什么胡子黄了
    30岁胡子变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吸烟、药物影响或局部皮肤疾病有关。建议观察伴随症状,必要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毛囊黑色素合成减少,使胡须颜色变浅或发黄。部分人群天生酪氨酸酶活性较低 ...
    08-09
  •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引起的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引起的
    30岁胡子发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吸烟、肝胆疾病、真菌感染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毛发色素合成较少,可能出现胡须颜色偏黄的情况。这类生理性发黄通 ...
    08-08
  •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造成的
    30岁胡子发黄什么原因造成的
    30岁胡子发黄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吸烟、长期日晒或某些疾病有关。主要有遗传性毛发色素异常、维生素缺乏、烟草焦油沉积、紫外线损伤以及肝胆疾病等因素。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天生毛发色素合成较少,表现为胡 ...
    08-08
  • 30岁胡子变白是衰老的表现吗
    30岁胡子变白是衰老的表现吗
    30岁胡子变白不一定是衰老的表现,可能与遗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因素有关。过早出现白胡子需结合具体原因分析。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导致毛囊黑色素细胞功能提前衰退,可能出现30岁前胡子变白的 ...
    08-07
  • 少精对身体的影响
    少精对身体的影响
    少精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长期存在可能伴随睾丸功能减退或内分泌紊乱。少精症通常由精索静脉曲张、生殖道感染、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染色体缺陷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1.生育能力下降精子数 ...
    08-07
  •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多久同一次房才算正常
    70岁夫妻同房频率没有统一标准,通常1-4周一次均属正常范围,具体需根据双方健康状况与意愿调整。性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自然减退,但适度性生活仍有助于增进情感与身心健康。老年夫妻的同房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条 ...
    08-06
  •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如何克服心里性障碍
    克服心理性障碍需要结合心理调整、行为干预和专业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调整、渐进式暴露训练、伴侣支持、心理咨询及必要时药物辅助等方式。心理性障碍多与焦虑、创伤经历或错误认知有关,需针对性制定解决方案。1 ...
    08-06
  •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30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白癜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针对性调理或治疗。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早白发的家族遗传倾向,毛囊黑色素细胞提前衰退会导 ...
    08-06
  •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为啥啊
    30几岁胡子变白可能与遗传、精神压力、营养缺乏、疾病因素或生活习惯等有关。过早出现白胡子通常由黑色素细胞功能减退或毛囊供血不足导致,需结合具体原因干预。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性早白,毛囊黑色素细胞 ...
    08-06
  •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老夫妻高潮后多久恢复正常
    90岁高龄夫妻性高潮后身体恢复时间通常需要30分钟至2小时,具体时长与个体健康状况、心血管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密切相关。高龄人群性活动后可能出现短暂疲劳、心率加快等生理反应,属于正常现象。性高潮引发的生理反 ...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