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抚养费被起诉可能面临强制执行、列入失信名单、罚款或拘留等后果。抚养费纠纷属于民事案件,法院判决后拒不履行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院受理抚养费诉讼后,通常会先进行调解。若调解失败且被告确实存在支付能力但拒不履行,原告可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措施包括冻结银行账户、扣划工资、拍卖财产等。对于有稳定收入的被告,法院可能直接从工资中按月划扣抚养费。若查明被告故意转移财产逃避义务,法院可采取罚款或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特殊情况下,如被告确无支付能力但存在恶意拖欠行为,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将影响其高消费行为、信贷审批、职务晋升等社会活动。对于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实践中法院会优先考虑保障子女权益,通常给予履行宽限期而非直接刑事处罚。
建议当事人积极协商解决抚养费问题,确因经济困难可向法院申请减免或延期支付。按时履行抚养义务不仅避免法律风险,更是对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若对判决金额有异议应通过法律程序申诉,切勿擅自停止支付。保留好收入证明、医疗记录等材料,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