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付抚养费可能面临法律强制执行、信用受损等后果。根据民法典规定,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子女的法定义务,拒不履行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未按时支付抚养费时,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封冻结财产、扣划工资收入,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追踪资产。对于有履行能力却恶意拖欠者,可能被司法拘留或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长期拖欠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导致贷款审批受限、职业资格报考受阻等社会信用惩戒。
特殊情况下如支付方突发重大疾病或失业,应及时与对方协商调整抚养费数额,或向法院提交困难证明申请减免。但单方面停止支付仍属违法,需通过法律程序变更抚养协议。若因经济纠纷拒绝支付,需保留相关证据通过诉讼解决争议,不能直接中止履行抚养义务。
建议离异父母优先通过调解协商解决抚养费问题,定期保留转账凭证等支付证据。支付困难时应主动沟通并依法申请调整,避免被动违约。子女成年后对恶意拖欠的父母,有权追索过往欠付的抚养费。保持抚养费支付的连续性和透明度,既是对子女权益的保障,也有利于维护家庭关系的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