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泪腺炎需及时就医,主要由鼻泪管阻塞或感染引起,可通过按摩、药物和手术三种方式治疗。
1. 鼻泪管阻塞
约20%新生儿存在鼻泪管发育不全,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眼睛流泪、分泌物增多。家长可用洗净的食指指腹,从内眼角沿鼻梁向下轻轻按摩泪囊区,每日3-5次,促进管道通畅。若6个月未缓解,需考虑泪道探通术。
2. 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时,眼睑红肿、黄色脓性分泌物明显。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眼药水如托百士滴眼液,每日4次,或红霉素眼膏睡前涂抹。清洁眼部时需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从内向外擦拭分泌物,避免反复感染。
3. 先天性泪道畸形
极少数患儿因泪道闭锁需手术治疗。全麻下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48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家庭护理需保持术区清洁,避免揉眼,按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预防粘连。
母乳喂养可增强宝宝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若发现宝宝持续揉眼、畏光或发热,应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早期干预能有效避免角膜损伤等后遗症,多数患儿1岁前可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