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飞蚊症是玻璃体混浊导致的视觉现象,表现为视野中出现漂浮的黑点或线状物,多数为生理性老化现象,少数需警惕视网膜病变。治疗以观察为主,严重者可考虑玻璃体激光消融或手术。
1. 生理性飞蚊症
玻璃体随年龄增长发生液化,胶原纤维聚集形成混浊物投影在视网膜上。40岁以上人群常见,近视患者可能提前出现。无需特殊治疗,适应后症状常减轻。
2. 病理性飞蚊症
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出血或葡萄膜炎可能导致突发性飞蚊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出血等需排查。突然出现闪光感或视野缺损应立即就医。
3. 缓解方法
(1)眼球运动:每日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眼球各20次,促进玻璃体混浊物移位。
(2)营养补充:叶黄素10mg/日、玉米黄素2mg/日联合维生素C 500mg可改善代谢。
(3)环境调整:避免强光下阅读,使用防蓝光眼镜减轻视觉疲劳。
4. 医疗干预
(1)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适用于靠近视网膜的顽固混浊物,门诊完成,恢复期3天。
(2)玻璃体切除术:严重病例需切除浑浊玻璃体并注入平衡盐溶液,住院3-5天。
(3)视网膜修复:合并视网膜裂孔时采用激光凝固或冷冻疗法封闭裂孔。
飞蚊症多数属于良性变化,但新发症状需通过散瞳眼底检查排除视网膜病变。保持规律眼科随访,近视患者每年检查眼底。避免剧烈头部晃动可减少玻璃体牵拉风险,持续加重视觉遮挡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