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铁剂需根据缺铁原因、吸收效率及个人耐受性综合判断,主要有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类型。
硫酸亚铁片适用于单纯性缺铁性贫血,含铁量较高但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便秘,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不适。合并胃溃疡或胃炎患者慎用,服药期间需避免与钙剂、浓茶同服。
富马酸亚铁片生物利用度优于硫酸亚铁,胃肠反应较轻。适合轻度缺铁伴胃肠敏感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牙齿染色。需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通过缓释技术减少胃肠刺激,适合孕产妇及术后恢复期患者。其分子结构与铁蛋白相似,吸收率可达30%。服药后大便可能变黑属正常现象,无须特殊处理。
右旋糖酐铁口服液适用于儿童及吞咽困难患者,液体剂型更易调整剂量。可能引起短暂味觉异常,建议用吸管服用以防牙齿着色。需注意开封后冷藏保存,避免与抗酸药物同服。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通过氨基酸螯合技术提高吸收率,适合炎症性肠病导致的缺铁。几乎无金属铁腥味,但价格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转铁蛋白饱和度。
选择铁剂前应通过血常规、血清铁等检查明确缺铁程度。补铁期间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血红素铁摄入,避免与咖啡、牛奶同服影响吸收。若出现严重腹痛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一般治疗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回升,建议持续补铁3-6个月以补充储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