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确实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可直接刺激心肌细胞,干扰心脏电信号传导,增加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长期吸烟还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诱发心律异常。
尼古丁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这种持续性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临床观察显示,吸烟后30分钟内即可出现心率变异度降低等电生理改变。
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40倍,会显著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心肌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动作电位时程改变,可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慢性缺氧还会促进心肌纤维化,形成异常电传导通路。
烟草中的氰化物等成分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急性心肌缺血时,缺血区心肌细胞与正常心肌间会产生电位差,可能引发折返性心律失常。这种情况在已有冠心病基础的吸烟者中更为常见。
吸烟会激活全身炎症反应,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水平。这些炎症介质可改变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延长心肌不应期,增加触发活动概率。研究显示吸烟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更显著,这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尼古丁可促进肾脏排钾,长期吸烟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血钾水平异常会改变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使得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容易发生多源性室性早搏甚至尖端扭转型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对于吸烟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首要措施是彻底戒烟。日常可进行心率变异性监测,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镁和钾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若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但运动强度需经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