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可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方式诊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心悸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沉重、加快或不规则,可能伴随心前区不适。生理性心悸多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通常休息后可缓解。病理性心悸常见于房颤、室性早搏等,可能与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若心悸反复发作或伴随胸痛,需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胸闷多由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常见于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导致的心输出量下降。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感觉胸部压迫感,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发作时,胸闷可能伴随冷汗、濒死感,需立即就医。建议记录症状发作时的脉搏情况,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多与脑供血不足相关,常见于心率低于40次/分的严重心动过缓,或心率超过150次/分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可能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眩晕,房颤伴快心室率时可能出现持续头昏。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头晕时,建议优先排查心源性因素。
长期心律失常会导致全身乏力,主要因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引起组织灌注不足。持续性房颤患者易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能表现为极度疲劳。部分患者乏力症状早于其他表现出现,对不明原因乏力需进行心脏听诊和基础心电图筛查。
晕厥是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信号,常见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速或室颤发作时。患者可能先出现黑朦、耳鸣等前驱症状,继而突发意识丧失。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多与情绪应激相关。所有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均需接受心内科专科评估,必要时植入心脏监护设备。
日常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和过量摄入咖啡因。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建议定期监测脉搏,发现心律异常时及时就诊。避免擅自服用调节心律的药物,所有治疗应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