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可通过典型症状结合医学检查确诊,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检查手段包括血常规、粪便检测或内窥镜检查。
1. 典型症状识别
急性肠胃炎多表现为突发性腹痛,位置多在中上腹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含胆汁。慢性肠胃炎症状较轻但持久,常见餐后腹胀、隐痛,伴随食欲减退。
2. 医学检查手段
血常规可判断感染类型: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多见于病毒感染。粪便检测能发现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致病菌。长期症状需胃镜或肠镜检查,观察黏膜充血、糜烂程度,排除溃疡或肿瘤。
3. 居家初步判断
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和诱因:食用不洁食物后2-6小时发作多为细菌性肠胃炎;接触呕吐物后1-3天发病可能为病毒性感染。观察脱水迹象如尿量减少、口干,儿童可能出现囟门凹陷。
4. 需就医的警示症状
血便、持续高热超过39℃、意识模糊提示严重感染;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老年人或婴幼儿出现嗜睡、皮肤弹性下降应立即急诊。
确诊肠胃炎需结合症状与医学证据,轻度病例可通过补液和饮食调整缓解,严重感染需抗生素或住院治疗。日常注意食品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处理呕吐物时做好消毒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