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症是一种急性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肌无力、感觉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治疗以免疫调节和支持疗法为主。
1. 运动障碍
四肢对称性无力是首发症状,从下肢向上肢发展,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面部肌肉无力,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肌力下降常在2-4周内达到高峰,需监测呼吸功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2. 感觉异常
约80%患者出现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表现为四肢远端针刺感、麻木感。部分伴有神经根性疼痛,常见于肩背部和大腿。感觉障碍通常较运动症状轻微,但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3.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血压波动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可能突发严重低血压或高血压。心律失常、出汗异常、排尿困难也较常见。需持续心电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体位性低血压。
4. 反射异常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是重要体征,尤以膝反射和踝反射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浅反射也可能消失。反射变化常早于肌无力出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0.4g/kg/天×5天)、血浆置换(每次置换1.5倍血浆量,隔日1次)两种一线方案。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500mg/天冲击治疗)可作为辅助。康复期需进行踝泵运动、床边坐位平衡训练等物理治疗,配合维生素B1、B12营养神经。
格林巴利综合症属于神经急症,发病后24小时内就诊可显著改善预后。恢复期可能持续6-12个月,应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疫苗接种后1个月内出现症状需特别警惕,及时进行脑脊液检查和神经传导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