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肾病与肾性高血压的核心区别在于病因:高血压肾病由长期高血压引发肾脏损伤,肾性高血压则是肾脏疾病导致血压升高。关键鉴别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1. 病因差异
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持续5-10年后引发的靶器官损害,肾小球内高压导致肾小球硬化。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疾病(如慢性肾炎、多囊肾)和肾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狭窄),肾脏缺血激活RAAS系统引发血压升高。
2. 临床特征对比
高血压肾病常见于50岁以上长期高血压患者,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微量白蛋白尿,后期肌酐升高。肾性高血压多见于年轻人,血压骤升且难控制,常伴水肿、血尿,肾功能恶化更快。约30%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低钾血症。
3. 诊断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是高血压肾病早期敏感指标,肾性高血压多见尿红细胞畸形率>70%。肾动脉彩超可筛查血管性因素,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达95%。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IgA肾病可见系膜区沉积物,高血压肾病则显示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
4. 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