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急且憋不住可能由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或盆底肌松弛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治疗、行为训练或盆底康复。
1. 尿路感染是常见诱因,细菌侵入尿道引发尿频尿急。典型症状包括排尿灼痛、尿液浑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认,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疗程3-7天。每日饮水2000ml以上,蔓越莓汁可抑制细菌附着。
2. 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可能伴随尿失禁。与神经信号传导异常相关,可通过排尿日记和尿动力学检查诊断。药物治疗包括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抑制膀胱收缩的药物,配合定时排尿训练,每2小时规律如厕,逐步延长间隔时间。
3. 生育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松弛时,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强化肌肉,每天3组收缩肛门动作,每组15次持续5秒。严重者需手术干预,如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
尿急问题持续48小时以上或伴随发热、血尿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穿着棉质透气内裤,性生活后及时排尿。盆底肌训练需长期坚持,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