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关注血糖波动,以预防急性并发症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血糖波动可能由胰岛素剂量不当、饮食不规律、运动过量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忽高忽低。血糖过高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过低可能出现心悸、出汗、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加速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的进展。日常监测血糖是管理1型糖尿病的关键,建议每天进行多次血糖检测,包括空腹、餐前、餐后和睡前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胰岛素治疗是1型糖尿病的基础,常用的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和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不同类型的胰岛素作用时间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饮食管理对控制血糖波动至关重要,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过量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建议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补充碳水化合物。感染、应激等因素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在这些情况下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病变评估等。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以备低血糖时使用。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复诊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有无破损或感染迹象。戒烟限酒,避免加重血管病变。通过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必要时寻求专业营养师或糖尿病教育师的指导。家属应了解低血糖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