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眼底检查及糖尿病病程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通常无明显症状,需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是检测尿液中白蛋白排出量的金标准。糖尿病患者若3-6个月内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在30-300毫克/24小时,提示早期肾小球损伤。该指标敏感度高,可早于血肌酐升高发现病变。检查前需避免剧烈运动、发热等干扰因素。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通过随机尿样计算白蛋白与肌酐浓度比,正常值小于30毫克/克。该检查操作简便,不受尿液浓缩程度影响,适合门诊筛查。比值持续超标需警惕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受损,可能伴随血压轻度升高。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血肌酐、年龄等参数计算,正常值大于90毫升/分钟。早期糖尿病肾病可能出现滤过率代偿性增高,后期逐渐下降至60-90毫升/分钟。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者应每3个月监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病常并存,眼底检查发现微动脉瘤、出血渗出等改变时,提示全身微血管受累。约三分之一视网膜病变患者合并肾脏损伤,需通过免散瞳眼底照相或荧光造影评估血管异常。
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或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需筛查肾病。长期高血糖导致糖基化终产物沉积,引发肾小球高滤过和系膜基质增生。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者进展风险增加2-3倍,应缩短筛查间隔至3-6个月。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检查,控制血糖在空腹4.4-7.0毫摩尔/升、餐后小于10.0毫摩尔/升。限制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克,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避免豆制品过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出现下肢浮肿或夜尿增多时及时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