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调节代谢过程。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抑制葡萄糖利用、刺激软骨细胞增殖。
生长激素通过刺激肝脏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直接作用于长骨骨骨骺板的软骨细胞,促进骨骼纵向生长。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分泌不足可能导致身材矮小,临床上可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青春期前治疗效果最佳。
生长激素能增加氨基酸转运入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这种合成代谢作用使肌肉组织增长,临床上可用于改善烧伤患者的负氮平衡。蛋白质合成增加的同时会伴随尿素氮排泄减少,这种代谢调节作用在创伤恢复期尤为重要。
生长激素可激活脂肪酶,促进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增加脂肪氧化供能。长期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中心性肥胖,而适量补充能减少内脏脂肪堆积。这种脂解作用在空腹状态下尤为明显,可能与胰岛素水平降低有关。
生长激素通过拮抗胰岛素作用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增加肝糖原分解,导致血糖升高。这种升糖效应在急性期较明显,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使用生长激素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生长激素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加速伤口愈合。在烧伤、创伤等情况下,外源性生长激素可缩短康复时间。这种修复作用还体现在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和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生长激素分泌节律,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量最大。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作用效果,建议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使用生长激素制剂必须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儿童使用期间需每3-6个月评估骨龄进展,避免过度治疗导致骨骨骺早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