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素低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碘缺乏、甲状腺炎、垂体功能减退、药物影响等。甲状腺素低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并治疗。

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可导致甲状腺素水平低下,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症状。需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并遵医嘱终身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甲状腺功能。
饮食中长期缺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常见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可通过尿碘检测确诊。日常可适量食用加碘盐、海带等富碘食物,重度缺碘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化钾片。
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破坏甲状腺组织,初期可能出现一过性甲亢,后期多发展为永久性甲减。患者常伴有甲状腺肿大、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硒酵母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垂体肿瘤、产后大出血等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会继发中枢性甲减。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闭经等症状。需通过垂体MRI和靶腺激素检测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并补充甲状腺素钠片。
长期服用锂制剂、胺碘酮等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TSH升高。通常在停药后可恢复,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干预。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素低下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西蓝花等。避免过量食用卷心菜、木薯等可能干扰碘吸收的食物。注意保暖并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5次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超声。出现心悸、多汗等药物过量症状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