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主要有风寒束表证、风热犯卫证、暑湿袭表证、邪犯胃肠证、邪热壅肺证等。流感多由外感时邪引起,中医治疗需根据证型选用辛温解表、辛凉透邪、化湿和中或清热宣肺等治法,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

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常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含荆芥穗、防风等辛温解表药。中成药可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治疗期间需避风保暖,可用生姜红糖水辅助发汗。
多见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舌红苔薄黄。银翘散为基础方,含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中成药推荐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宜食梨汁、荸荠等清热生津之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常见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胸闷脘痞,舌苔白腻。新加香薷饮为主方,含香薷、厚朴等化湿解表药。中成药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保济丸、六合定中丸。饮食宜清淡,可用赤小豆薏米粥健脾祛湿。

突出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发热。藿香正气散加减,含藿香、紫苏等化湿和中药。中成药选葛根芩连片、香砂养胃丸、枫蓼肠胃康颗粒。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忌食生冷油腻。
特征为高热咳嗽、痰黄黏稠、气促胸痛,舌红苔黄。麻杏石甘汤加黄芩、鱼腥草等清肺化痰药。中成药可用清开灵颗粒、痰热清注射液、羚羊清肺丸。可辅助雪梨炖川贝润肺,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中医治疗流感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发热期可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恢复期可练习八段锦增强正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同证型可能相互转化或兼夹出现,须由中医师动态调整方药,不可自行长期服用同一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