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病主要有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四种类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疼痛可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至手指,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查体可见颈部活动受限,压颈试验阳性,受累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减退。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甲钴胺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配合颈椎牵引和物理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脊髓所致,表现为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双手精细动作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可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确诊需行颈椎MRI检查,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或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心悸等交感神经症状。症状多与颈部活动相关,晨起或长时间低头后加重。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等改善循环药物,配合颈部热敷和按摩。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椎动脉受压或痉挛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与头颈部转动有关,可伴恶心呕吐。诊断需排除耳源性眩晕,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倍他司汀片、银杏叶提取物片等改善脑循环药物,避免突然转头动作。

颈椎病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枕头高度适中。可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如米字操,但急性期应制动休息。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不可逆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