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痔疮可通过饮食调整、局部护理和药物缓解,严重时需就医。主要因孕期腹压增高、激素变化及便秘诱发,需避免久坐久站,优先选择温和疗法。
1. 饮食调整
高纤维食物能软化粪便减少排便压力。燕麦富含可溶性纤维,可搭配酸奶食用;火龙果含天然果胶,建议每日摄入半个;菠菜焯水后凉拌,补充铁和膳食纤维。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ml,可饮用蜂蜜水或淡盐水。
2. 局部护理
温水坐浴是安全有效的物理疗法。使用38℃左右温水浸泡10分钟,早晚各一次,可添加无刺激性的金银花煮水。清洁后使用棉柔巾沾干,避免摩擦。选择孕妇专用痔疮坐垫能分散压力,哺乳时采用侧卧姿势减轻会阴部压迫。
3. 药物选择
外用药优先考虑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哺乳期安全等级B类;太宁栓含利多卡因可短期止痛;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药可短期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每次10ml每日1次。禁用含麝香、冰片的栓剂。
4. 运动干预
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每组10次每日3组。慢走每次2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避免骑自行车等挤压会阴部的运动。卧床时可做踝泵运动,双脚交替背屈30次。
哺乳期痔疮应避免自行使用强效药物,若出现持续出血、血栓形成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到肛肠科就诊。产后42天复查时可同步评估痔疮程度,Ⅲ度以上痔核脱出需考虑胶圈套扎等微创处理。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哺乳时垫高臀部减轻静脉回流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