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异常可能影响怀孕,主要与激素失衡、子宫内膜病变、卵巢功能减退、贫血或甲状腺疾病有关。
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异常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或脱落异常,表现为月经量过少或过多。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是常见诱因。治疗需针对性用药,如口服避孕药调节周期,溴隐亭降低泌乳素,或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或子宫腺肌症会直接改变经量。宫腔镜手术可分离粘连、切除息肉;GnRH类药物能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反复流产史者需排查Asherman综合征。
经量持续减少伴周期缩短可能提示卵巢早衰。AMH检测评估卵泡存量,辅酶Q10和DHEA可能改善卵子质量。40岁以下女性出现症状需尽早考虑冻卵或辅助生殖技术。
月经过多引发缺铁性贫血会降低卵巢供血,影响卵泡发育。血清铁蛋白低于30ng/ml需补充琥珀酸亚铁,配合维生素C提升吸收。严重贫血需输注浓缩红细胞。
甲亢导致经量减少,甲减引发经血增多。TSH异常需调整优甲乐或赛治剂量,维持TSH在1-2.5mIU/L最佳。孕前3个月应确保甲状腺功能稳定。
日常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月经杯可准确记录出血量。备孕女性若周期内经血总量少于5ml或超过80ml,或持续3个月出现明显变化,建议进行阴道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黄体期多吃南瓜籽、黑豆等含锌食物能支持黄体功能,经后三天红糖姜茶温经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