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形势严峻,患病人数约达3.3亿,且每5例居民死亡中就有2 例死于80%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然而,心血管疾病并非突发的孤立事件,而是沿着“心血管事件链”逐步演进。事实上,80%的心血管疾病都能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管理得以避免。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为“不要错过每一次心跳”,这提醒着我们,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守护心脏健康刻不容缓,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三大关口
第一大关口:斑块形成悄无声息,早期筛查、及早干预是关键
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容易受损。此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会在血管内皮堆积,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形成。颈动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斑块的存在。
越早对斑块进行干预,逆转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表明,LDL-C 降幅越大,斑块逆转效果越明显。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规范使用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降脂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指出:“预防永远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均是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并严格控制好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从源头上阻断斑块的形成。同时,高危人群也应定期体检,借助颈动脉超声筛查等方式,早期识别斑块,及早干预,以稳定甚至逆转斑块。”
第二大关口:长期降脂抗栓、降低交感,预防心梗突发
由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血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不稳定斑块容易破裂并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完全堵死冠状动脉,心肌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快速坏死,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心梗发生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有救治条件的医院。若有条件,也可尽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减少闭塞性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心梗后患者仍有再次发生心梗的风险,因此需长期规范进行降脂抗栓治疗,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葛均波院士提醒:“心梗抢救成功并不是心血管健康管理的终点,而是长期管理的起点。心梗后患者应当严格遵医嘱,持续进行降脂和抗栓治疗,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降低心率、血压和心脏负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斑块再次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预防猝死。”
第三大关口:心衰应早期控制危险因素,遵循指南规范治疗
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临床治疗不规范、药物依从性差以及合并多种疾病等问题,导致心衰患者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以及有心肌病家族史的患者是心衰高危人群,应及早控制危险因素。若出现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疲乏、水肿等症状,需尽快到医院检查。
心衰患者需要严格遵循指南规范治疗(GDMT),以此改善预后。葛均波院士表示:“即使通过住院治疗缓解了心衰的症状,患者如果缺乏长期规范管理,病情也极易反复。因此,心衰的治疗必须严格遵循指南进行规范管理,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风险因素,遵医嘱使用 SGLT2 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RAS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以此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预防或逆转心脏重构,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
爱奥乐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创新机制,激发人体内源性保护
爱奥乐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核心原理在于,通过双上肢的反复、短暂、无创伤缺血缺氧训练,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具体操作是,利用绑带对手臂进行加压,阻隔血液流动,造成肢体局部缺血缺氧,随后放压使血液再灌注。这种反复、短暂的加压和放压循环训练,能够使人体机体对缺血、缺氧产生一定的耐受性,进而激发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
在训练过程中,人体会产生和释放多种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因子。这些因子参与保护心肌和能量代谢,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起到保护作用。通过这种机制,爱奥乐预适应训练仪不仅能够有效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对心脑血管疾病术后具有康复功效。
多重功效,全方位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爱奥乐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功效是多维度且显著的。增加血管弹性,预防血栓形成;它可以增加血管弹性,使血管壁光滑、血管微扩张,从而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就好比血管是一条条河流,当血管弹性增加、壁面光滑时,血液流动会更加顺畅,血栓形成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它有助于建立侧支循环,促进血液和组织液循环,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状况。这如同在河流中开辟了新的支流,当主河道出现堵塞时,支流可以继续为身体各部位输送养分和氧气。
应对突发情况,缓解不适症状;缺血预适应训练仪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帮助人体应对血压突然升高时出现的头晕、心慌等症状。因为平时有缺血训练,在突然缺血的情况下,人体已经适应这种情况,从而避免一些突发情况的发生。在症状改善方面,该训练仪能够缓解头晕、头痛、耳鸣、胸闷等症状,调整血压,预防心梗脑梗,减少梗死面积,减轻后遗症。对于肢体水肿和疼痛的患者,它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能够加速脑卒中或心梗病后康复期身体的恢复。替代高强度运动,促进健康;值得一提的是,一次预适应训练相当于跑步5000米的血液循环运动量。这对于那些因身体原因无法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健康促进方式。
缺预适应仪使用人群:
1、心脑卒中高危人群:心脑卒中危险因素超过3项者(包括年龄超过45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或缺乏运动、房颤、吸烟、酗酒、周围动脉疾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心梗、心绞痛、脑血栓、短暂脑缺血(TIA) 脑供血不足。
3、烟雾病、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4、改善缺血引起的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
5、久坐、活动较少的亚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运动锻炼,特别是晨练前预防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拟赴高原地区者适应缺氧反应。
6、术后康复辅助:对于一些可能影响血液循环的手术如心血管手术、骨科大手术等后,预适应训练仪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肢体和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术后患者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恢复情况调整训练方案。要注意观察手术部位有无异常出血、肿胀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爱奥乐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作为一种创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非药物解决方案,凭借其独特的机制、多重功效、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相信爱奥乐预适应训练仪将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