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正当季,街边水果摊飘来的甜蜜香气让人挪不动步。可最近有种说法让糖友们望而却步:桃子是血糖的“催化剂”?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其实水果对血糖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怎么选、怎么吃。

1、血糖生成指数揭密
桃子的GI值(血糖生成指数)只有28,属于低升糖水果。相比西瓜(72)、菠萝(66)等夏.季水果温和得多。
2、果糖含量实测
每100克桃子含糖约8克,其中果糖占40%。果糖代谢不依赖胰岛素,适量食用不会造成血糖骤升。
3、膳食纤维的缓冲作用
桃子果肉含有1.5%的膳食纤维,能延缓糖分吸收。连皮吃效果更好,皮中纤维含量是果肉的3倍。
1、脱水浓缩型
葡萄干、干枣等脱水水果,糖分浓度飙升。比如鲜枣GI值42,晒干后飙升至103。
2、热带高糖型
榴莲、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含糖量普遍在15%-20%,是桃子的2-3倍。
3、伪装健康型
果汁、果酱等加工产品,去除了纤维成分,升糖速度比完整水果快50%。
4、隐形高糖型
某些酸味水果如山楂,含糖量其实高达22%。酸味掩盖了真实的甜度。
1、时机选择有讲究
建议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造成血糖叠加。
2、分量控制要严格
每天总量控制在200克以内,约相当于1个中等大小的桃子。
3、搭配进食更稳妥
搭配10克坚果或酸奶,能进一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1、血糖波动较大时
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10mmol/L时,建议暂停水果摄入。
2、合并其他疾病时
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注意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的摄入量。
3、个体差异要重视
同种水果对不同人影响不同,建议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反应。
其实桃子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加节制地食用。记住一个原则:没有绝对不能吃的水果,只有不会控制的吃法。选择当季新鲜桃子,掌握正确食用方法,糖友们也能享受这份夏日的甜蜜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