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一到,手指边缘那些恼人的倒刺又开始刷存在感。撕掉疼,不撕又碍事,很多人下意识觉得这是身体在报警——该补维生素了!但真相可能比您想的更有趣。

1.皮肤科医生反复强调:倒刺和维生素缺乏关系不大。指甲周围的皮肤没有皮脂腺,本就容易干燥开裂,秋冬季湿度骤降+频繁洗手,角质层直接"罢工"形成倒刺。
2.实验数据显示,正常饮食人群极少因维生素缺乏导致倒刺。除非长期严重偏食,否则没必要刻意补充,过量摄入维生素A/D反而可能中毒。
1.物理摩擦是元凶。敲键盘、玩手机、做家务时反复摩擦甲周皮肤,脆弱角质层逐渐剥离形成倒刺。美甲族尤其要注意,卸甲水会加倍剥夺皮肤油脂。
2.错误的处理方式让情况恶化。直接撕扯会导致真皮层损伤,形成"倒刺→撕破→感染"的恶性循环。某医院门诊数据显示,11月因倒刺感染就诊人数比夏季高47%。
1.修剪有讲究。用酒精消毒过的指甲刀齐根剪断,比撕扯安全100倍。修剪后立即厚涂含尿素或乳木果油的护手霜,给皮肤加上"人工皮脂膜"。
2.预防才是王道。洗手后3分钟内必涂护手霜,重点照顾甲周皮肤。做家务戴双层手套:内层棉质吸汗,外层橡胶隔离洗涤剂。
3.特殊情况下要警惕。如果倒刺伴随指甲凹陷、纵嵴等异常,可能提示银屑病等疾病,建议皮肤科就诊。
倒刺就像皮肤寄来的冬季明信片,提醒您该调整护理策略了。备一支便携护手霜在口袋,比吃维生素片实在得多。毕竟干燥的冬天,连仙人掌都需要额外保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