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拔罐后会对皮肤上出现的各种颜色变化感到好奇,比如有的部位发紫,有的部位颜色较浅。这些颜色差异并非偶然,而是与身体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解析拔罐12个位置颜色对照表以及不同部位发紫对应的问题。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方,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如果大椎穴拔罐后发紫,可能表示身体有风寒入侵,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比如在寒冷天气中不注意保暖,风寒之邪就可能从此处侵入人体。
肺俞穴: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处拔罐发紫,往往提示肺部有问题,可能存在咳嗽、气喘、痰多等呼吸道症状。像长期吸烟的人,肺俞穴拔罐后颜色可能会比较深。
心俞穴: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若此部位拔罐发紫,可能反映出心脏功能有所异常,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比如一些患有心脏病的人,心俞穴拔罐颜色可能会有明显变化。
肝俞穴:肝俞穴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拔罐后发紫可能表示肝脏有一定的负担,可能会有胁肋疼痛、情绪烦躁等表现。经常熬夜、饮酒的人,肝俞穴拔罐颜色可能较深。
脾俞穴: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处发紫可能意味着脾胃功能不佳,可能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的人,脾俞穴颜色可能会有改变。
肾俞穴: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拔罐后发紫可能提示肾脏功能有所下降,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比如过度劳累、性生活不节制的人,肾俞穴颜色可能会偏紫。
中脘穴: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拔罐后发紫可能表示脾胃虚寒,容易出现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经常吃生冷食物的人,中脘穴拔罐颜色可能会有变化。
神阙穴:神阙穴即肚脐。此处拔罐发紫可能提示腹部有寒邪,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腹部着凉时,神阙穴拔罐颜色可能会加深。
关元穴: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拔罐发紫可能表示下焦虚寒,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男性可能会有性功能减退等问题。
曲池穴: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拔罐后发紫可能表示上肢经络不通,可能会有手臂酸痛、麻木等症状。经常使用电脑、手臂过度劳累的人,曲池穴拔罐颜色可能会有改变。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此处发紫可能表示脾胃气血不足,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期脾胃虚弱的人,足三里穴拔罐颜色可能会偏紫。
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拔罐发紫可能表示肝肾阴虚,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男性可能会有遗精等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
其他医院查询在线咨询